總統馬英九昨天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飯店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式會面,各國媒體擠滿會場,等待捕捉歷史一刻。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馬習會引起美中台及全球高度關注,美國學者馬沙認為,馬習兩位「先生」可見面,為何「歐巴馬先生」不能?也有評論指出,大陸雖然龐大,台灣的民主也將衝擊中共高層。
美國企業研究所學者馬沙(Michael Mazza)在《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雜誌撰文指出,「習先生」如果能和「馬先生」會面,沒有理由「歐巴馬先生」不能照辦,美國總統參選人「柯林頓夫人」(Hillary Clinton)與「費奧莉娜夫人」(Carly Fiorina)難道不能與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女士」見個面?
同樣的,日本的安倍先生,南韓的朴女士,菲律賓的艾奎諾先生和澳洲的藤博爾先生(Malcolm Turnbull )也該嘗試與台灣的對口會晤。
馬沙表示,數十年來,來自台灣的總統長期無法與對等的他國領袖直接交流,包括可能哪天派部隊協防台灣的美國總統,馬習會後還有很多議題可繼續探討。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亞洲編輯費希(Isaac Stone Fish)指出,馬習會雖然不太可能有實質結論,總統府還承諾不會簽協議,但兩人面對面談話的象徵意義極為龐大。
費希:台灣民主將應證北京謊言
費希著眼於民主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差異,他認為大陸土地與人口雖然巨大,主導全球經濟與政治,一千兩百枚飛彈對準台灣,但台灣的存在,應證北京常說民主制度不適合中國人的說法是個謊言。
他指出,即使馬習會可能引發台灣內部反對,但也可能對中共高層造成衝擊,中共內部自由派將台灣模式視為刺激大陸走向民主的力量。
美國學者包道格認為,美方對馬習會感到訝異,但不是「意外」,馬習會也將為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的維持現狀設下高標。
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會長包道格(Douglas Paal)發表專文認為,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於任期內改變前總統陳水扁對抗的兩岸政策,而距離下任總統選舉只剩九周,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顯然想提醒台灣選民,如果再度選擇民進黨,馬總統主政下的兩岸正面發展可能面臨風險。
包道格指出,馬習會前安排工作的機密性讓許多反對者感到震驚不安,許多支持台灣的也感驚訝;敏感的兩岸領導人會晤事前是否得披上神祕外衣,才能有令人滿意的結果,這得由歷史學者來討論。
包道格指出,美國官員透露,希望馬習會為兩岸關係帶來正面影響。不過也有現任與前任官員私下對會晤感到憂心,他們認為結論可能在兩岸都引起反彈,無助於穩定與維持現狀。
包道格還強調,兩岸領導人會面對蔡英文維持現狀的承諾設下極高標準。
不過,因為有九二共識,北京無法獲得較大操作空間並決定兩岸關係的底線如何才是適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