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 青笠綠蓑漁家傲洪適

文╱吳東權 |2015.11.05
1373觀看次
字級

宋代江西鄱陽湖畔出了洪家三兄弟,洪適、洪遵、洪邁,都有文學盛名,時人稱為「鄱陽英氣鍾三秀」。

老大洪適(一一一七~一一八四年),初名洪造,字景伯,晚年自號盤洲老人,工詩詞,擅文牘,有《盤洲文集》八十卷,在《彊村叢書》中刊有〈盤洲樂章〉三卷,《全宋詞》中選有詞一百一十二首,他還是一位著名金石家,對漢魏碑石深有研究,與歐陽修、趙明誠為宋代三大金石家。

洪適,二十五歲考上博學鴻詞科,仕途暢順,官至中書門下平章事,一一六八年五十一歲時就以老病乞休,回鄉在縣城北郭購地築屋,範圍甚廣,名為盤洲,自以為號,以著述吟詠自娛。

十六年後,六十七歲病逝,《宋史》謂:「適以文學望聞」,其中《盤洲文集》影響甚大,而〈漁家傲引〉是該集之代表作。

在〈漁家傲引〉詞之前,他有幾句序言:

「伏以黃童白叟,皆是煙波之釣徒;青笠綠蓑,不識衣冠之盛事,長浮家而醉月,更輟棹以吟風。樂哉生涯,翻在樂府。」

因為他在湖畔生活多年,觀察漁家生涯,已有深切體會,才描繪得出漁家整年十二個月中的捕魚行狀,及湖濱氣象變化、四季景觀,不是身歷其境,憑空想像,是寫不出這些句子來的:

正月東風初解凍,漁人撒網波紋動…

二月垂楊花糝地,荻茅迸綠春無際…

三月愁霖多急雨,桃江綠浪迷洲渚…

四月圓荷錢學鑄,鱗鱗波暖鴛鴦語…

五月河中菱荇徧,絲綸欲下相縈絆…

六月長江無暑氣,怒濤潄壑侵沙觜…

七月凜秋飛葉響,長吟杳杳澄江上…

八月紫蓴浮綠水,細鱗巨口鱸魚美…

九月蘆香霜旦旦,丹楓落盡吳江岸…

十月橘洲長鼓枻,瀟湘一片塵纓洗…

子月水寒風又烈,巨魚漏網成虛設…

臘月行舟冰鑿罅,潛鱗透暖偏堪射…

洪適的詞,有其獨特的風格,偏重樂章的尚有〈番禺調笑〉,與史浩的〈採蓮舞〉等相似,以詞句兼舞態並列,是為樂章。

另用調寄〈生查子〉,寫成〈盤洲曲〉,介紹他居所的四季風光,與〈漁家傲引〉一樣,將全年每個月的盤洲情景,說得頭頭是道、美不勝收;「聽我一年詞,對景休辭醉。」這種寫法,殊屬罕見,試舉正月和二月為例:

「正月到盤洲,解凍東風至。便有浴鷗飛,時見潛鱗起。高柳送青來,春在長林裡,綠萼一枝梅,端是花中瑞。」

「二月到盤洲,繁纈盈千夢。恰恰早鶯啼,一羽黃金落。花邊自在行,臨水還尋壑,步步跟相隨,獨有蒼梧鶴。」

盤洲的景色風物,在洪適的筆下,塗脂抹粉,畫眉描唇,寫得有聲有色,美侖美奐,引人入勝,堪稱現代爭取觀光客的絕佳文宣作品。

洪適以半百老翁乞退,在現代人看來好似矯情,其實在當時,上了五十歲,就是鬚髮斑白的老者,難怪他在盤洲那十幾年中,所寫的詩詞出現好多「老」字,以今人的眼光看來,顯然有點倚老賣老,如:

「吾老矣,坡輪西下,可堪弄影」;「衰老貪春,春又老,尊罍交溢」;「駒隙光陰身易老,槐安夢幻醒難覓」;「多病都緣老,寒陰可惜春」;「人已老,春將畢」;「人世難逢開口笑,老來更覺流年迫」;「心已老,眼重明」;「老來,空自笑。」

他對老特別敏感,從一首〈滿庭芳〉自敘老來的心境:「華髮蒼頭,年年更變,白雪輕犯雙眉,六旬過四,七十古來稀……」的詞中,不難看出他是多麼怕老。其實,老是自然與必然的現象,愈是怕老,老得愈快,洪適才六十四歲時,就害怕自己到不了古稀,果然活不到七十歲就死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