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死亡,不是悲傷的事

執筆人:陳文茜(文茜世界周報主持人) |2015.11.04
3661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陳文茜(文茜世界周報主持人)

執筆人:陳文茜(文茜世界周報主持人)

死亡,不完全是件悲傷的事;相反地,可教導我們許多「向死而生」的智慧。人不一定要等到靠近死亡,才體會生命有限,才斷了沒必要的怨念,彌補人生缺憾。人如果可以從年輕理解死亡,學習死亡,日子會快活很多。

事實上,面對死亡是產生智慧最好的思想旅途;幾乎所有的天才,賈伯斯、愛因斯坦、蕭邦、莫札特…都在死亡之前豁然開朗!丟了纏繞一輩子的糾結,母親的無情,父親的殘暴,親情的棄絕,愛情的離去。

生命本是宇宙中一棵偶生的小草,或許每個人終有偃旗枯萎的那一天:但只要根還在,無論多老、多醜,我們的每一天,都保證比死亡當天精采、盛開、燦爛。死亡的顏色是黑的,人們怕面對它;於是逃避、否認、恐懼…假裝我們可以永遠活下去。

以下我要敘述一個近日我遇見,最「聰明」面對死亡的故事。

她是我的老朋友,突然罹患乳癌,雙乳必須切除之外,她的癌細胞是惡性癌細胞。瞞著雙親和多數友人,她幾乎獨自面對開刀、六次化療,至少七次的鏢靶治療。拿掉兩個乳房開刀前,她先笑瞇瞇剔平了頭髮,跳過「掉髮的恐懼」,然後為自己買了長、中、短三頂不同樣式的假髮。既然沒有失去,當然也不必感歎。

頂著假髮,她自己開車至醫院做化療。醫生巡房,她的病床往往是空的:她正在病房串門子,安慰其他病友。她看到許多罹癌病人愁容滿面,一方面心理輔導他們,一方面警惕自己多吃。她最常告訴病友的話:「放心,我們還活著。既然活著,就要開心。」

於是罹病後的她,沒了長髮、掉了眉毛、睫毛消失,卻一天吃五餐,反而胖了。日日笑眯眯,白白胖胖,如觀世音菩薩。

由於癌細胞太惡,必須用重劑量,做化療時,醫院必須先冰凍她的頭部、腳部,以免損傷末稍神經。而她躺下來,頭包冰塊,沒有恐懼,先來一張自拍。然後才在藥物下,沉沉昏睡。

數次化療後末稍指甲已全黑了,她又搞了一個時下流行的指甲彩繪藝術、號稱「指甲光療」,我也沒聽懂。

十月某一夜晚我們聚會,準備迎接她的下一個鏢靶戰爭。問她如何忍受化療之苦?她說:「癌症是一項禮物,它提醒你平時如何揮霍時間、揮霍健康…我一直擁有很多愛,心中常常忐忑不安,怎麼可能一個人有那麼多的幸福呢?直到罹癌,我的心才定下來,是的,它是我必要的殘缺,也是必要的禮物。」

如果我們每天醒來皆確知,告訴自己生命終有一天必須散會;在生命尚未結束前,我們絕不會像多數日子多數狀況下,把有限的生命任意拋棄,如同拋棄一片果皮。

不久之後,我們都將慢慢變老,然後離開人生舞台…請不要懷疑,每一個人皆如此。你的時間真的有限,一格一秒,一分一流逝,請不要浪費在悲傷裡。

不要活著沒事刁難自己;生活不是刁難,而是雕刻。別沒事幹,一點失戀、小災小難、父母和你衝突、孩子摔門而去…就以為世界拋棄了你,其實世界壓根就沒離開你,是你雖活著,卻選擇離開了世界。

當我們開始真正面對死亡,才開始懂得如何愛自己。人愈體會死亡,計較愈少;愈面對死亡,抱怨愈少。

你問我:人最好的年華是什麼時候?青春?童年?或者中年?我的答案:都不是。人最好的年華是,當你體悟死亡的智慧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