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雙11」全球購物狂歡節前夕,大陸兩大電商巨頭、也是對頭的京東與阿里巴巴早已按捺不住暗戰的波譎雲湧,卻把「暗戰」升級成「明戰」,甚至大有轉變成「熱戰」的趨勢。
京東集團三日發布公告,已向國家工商總局實名舉報阿里巴巴集團「擾亂電子商務市場秩序」。對此天貓雙11籌備委員會發言人芳婭昨表示,市場需要娛樂精神,但不能僅僅停留在娛樂精神上。「市場難免有炒作,但不能總是停留在炒作上,更不能把碰瓷和炒茶當作事業。」
芳婭說,市場不相信眼淚,市場需要公開公正的陽光下的競爭,做企業需要直面現實的擔當和勇氣。「我們尊重實名舉報,但今天是雞實名舉報了鴨,說鴨壟斷了湖面。我們將繼續擴大在價格、快遞速度、售後服務的領先優勢,並在商品品質優勢上,持續超越自己和客戶的期望。」
芳婭說,最終的解決方案就是讓消費者選擇。
新浪科技報導,京東三日向國家工商總局實名舉報稱,近日不斷接到商家反映,阿里在「雙11」促銷活動中脅迫商家「二選一」,這是典型的店大欺客行為,使得在其他電商平台上購物的客戶無法享有公平的促銷優惠,損害商家的利益。
京東還指出,「此次京東不僅代表自身,更以行業健康發展為己任,挺身而出,打擊不正之風。我們希望此舉能夠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維護消費者的正當權益貢獻力量。」
天貓雙11負責人則表示,京東是「一哭二鬧三上吊」,一會要打這個,一會要打那個,一會舉報這個,一會舉報那個,忙得可謂不亦樂乎。其實對於競爭的問題,最終的解決方案就是讓消費者選擇。
京東方面昨也不甘示弱,立即回應稱阿里的表態,始終在迴避它是否強迫商家「二選一」,搞不正當競爭這個核心問題。
光棍節商機 兵家必爭
雙11最先由阿里巴巴於二○○九年推出,是一個鼓勵單身人士買東西犒賞自己的購物日。如今,所有主要電商網站都參與其中,提供從大屏幕電視到醬油等各種商品的大幅折扣。對賣家和電商平台來說,雙11變得非常重要,這一天甚至可能決定它們能否完成一年的銷售目標。
去年阿里巴巴在光棍節當天售出了價值九十三點四億美元的商品,是去年網路星期一(Cyber Monday)美國電商總銷售額二十六點八億美元的三倍還多。京東一般不披露光棍節的銷售收入,但稱去年雙11收到了一千四百萬份訂單,是二○一三年訂單數量的兩倍多。
消費者認為天貓和京東商城比類似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Taobao)等在線市場更值得信任。淘寶上的個人賣家較多,而且有品牌商家指責淘寶賣假貨。阿里巴巴表示,正在努力讓假冒商品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