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國教署前署長吳清山八月卸任,回到台北市立大學當教授,號召成立「111教育發展協進會」。在偏鄉長大、小時候沒有鞋穿的吳清山認為教育才能翻轉命運,以「一校一特色、一生一專長、一個都不能少」為宗旨,結合教育界和社會的力量,協助偏鄉及弱勢的孩子。
「111教育發展協進會」昨天成立,有上百位教育界人士前往支持,包括教育部次長林騰蛟、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曾燦金以及台北市立大學校長戴遐齡等人。
吳清山是九年國教第一屆學生,住在雲林四湖鄉,小時候家裡環境不好,買不起鞋子便打赤腳上學。直到小學畢業時,媽媽賣豬幫他買了一雙「中國強」球鞋送給他。因為很珍貴捨不得穿,暑假兩個月出門時將鞋子掛在脖子上,一直到進入國中才穿鞋子上學。
吳清山認為自己受惠於教育才有翻轉改變的機會,他指出,卸任後做事更有彈性,積極思考要協助公部門,因此成立協進會。延續他在台北市教育局局長任內即推動的「教育111」政策,即一校一特色、一生一專長及一個都不能少,並持續關心弱勢孩子,給予協助。
吳清山說,過去走訪偏鄉小校,發現很多小朋友書包很舊,圖書資源也缺乏。四日會與民間基金會合作,幫偏鄉學童募集書包與圖書資源,也呼籲民眾關懷弱勢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