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曉璐
一輛又一輛的大型遊覽車塞滿了小小的路面,大量的觀光客帶來的噪音充斥整個空間,原住民少女在觀光景點隨著樂聲款擺婆娑,沒有一個人駐足欣賞他們的舞姿,小小的「打賞箱」裡,不時有一些匆匆的過客像盡義務般丟了錢就走。財團舔著舌覬覦著山與海之間僅存的地面,準備將它們搖身變成「海洋渡假村」或是「海景別墅」……這個海邊的小部落眼看著就要被金錢怪獸吞沒。
大家都覺得「現在都是這樣啊!反正祖先留下來的地也是留給我的啊!現在有人買,當然就把它賣掉啊!我不賣他也會去找隔壁買,錢給人家賺……」祖先的土地不斷的流失、族人對部落的認同感愈來愈低,舒米.如妮不甘淪落,從修復水圳開始、分水灌溉、尋找支援、說服族人,一步一步的復育祖先留下的田地,克服族人的擔心、財力的窘迫、福壽螺和雜草驚人的繁衍能力與稻米爭地,甚至是財團的巧取豪奪等困難,成功的復育梯田,在城市長大的孩子勒嘎.舒米用攝影機記錄這所有的過程,拍攝成紀錄片《海稻米的願望》,感動了鄭有傑導演,於是我們有了《太陽的孩子》。
這是一部修復土地的電影,這是一部尋找源頭的電影,這是一部找回傳承的電影,這是一部認同自己的電影,這是一部與自己和好的電影,走進電影院看這部電影吧!聽聽土地跟你說——Maolah kako kisuwanan……(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