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卡火車票在哪印? 快裁撤了 |2015.10.10 語音朗讀 921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紙卡車票幾乎快消失,台鐵目前僅存兩位會操作活版印刷機的師傅,學者建議應列入台灣的非物質文化資產。兩位師傅分別為三十三歲的林哲安(左)與五十四歲的蔡敏漢(右)。 圖/蘇瑋璇 硬紙卡的名片式車票是鐵道迷心目中最經典的車票,有人專門收藏,甚至不惜高價收購。 圖/蘇瑋璇紙卡車票幾乎快消失,台鐵目前僅存兩位會操作活版印刷機的師傅,學者建議應列入台灣的非物質文化資產。兩位師傅分別為三十三歲的林哲安(左)與五十四歲的蔡敏漢(右)。 圖/蘇瑋璇 【本報台北訊】台鐵中壢車站第一月台端末,一座磨石子牆、沒有招牌的三層樓建築,藏著台鐵票務中心,這是紙本車票的誕生地。隨台鐵售票電腦化,票務中心印票量從全盛時期每天四、五十萬張,萎縮至去年僅六十七萬張,剩不到百分之一,今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裁撤編制,走入歷史。 票務中心地位就像印製鈔票的中央銀行,是全台唯一尚存仍使用活字排版印刷的公家機構,在台灣經濟及交通運輸史占重要地位;因票券是有價證券,票務中心彷彿神聖禁地,門禁森嚴,連台鐵局自家員工都沒機會進出。 任職三十年的領班林明峻說,小小一張車票,產製流程卻很複雜,先由各車站提送票據請領單、檢附樣張,票務中心查核字樣、精算里程及票價,再檢字排版並送印,印製完成後清點、捆紮、包裝,每一百張一捆封鉛,任何一張都不能少,更禁絕外流,一旦外流視同貪汙舞弊之嫌,會遭政風調查。印刷失敗的NG車票,也須清點上繳銷毀。 踏入票務中心,時光彷彿倒流回半世紀前,台灣瀕臨消失的活版印刷技術,在一樓硬票印製房內,老態龍鍾地運作著,空氣瀰漫濃濃油墨味,九架日治時期向日本國友鐵工所購置的「國寶級」印票機,負責印製鐵道迷奉為經典的名片式票卡。 林明峻說,全盛時期,印刷機每天早上八時準時開動,震耳欲聾的噪音直到晚間九時才停歇。每張車票都有密碼,橘色、粉紅、綠色,分別是自強號、莒光號、復興號或區間車專用,有防偽設計,票卡背後印流水號,戒嚴時期加印「反攻第一」等精神標語。不同於電腦印字,鉛字打印在紙卡上的凹凸觸感,最令旅人懷念。 網路科技衝垮了傳統產業,台鐵票務中心也面臨業務極速萎縮、即將整併的命運,台鐵局長周永暉說,票務中心除了印票,將併入餐旅總所,結合鐵道觀光,轉型為鐵道商品,幫台鐵開創新財源。 周永暉說,明年元旦起票務中心一分為二,部分歸入運務處,持續印製車票;另一部分併入餐旅總所,結合鐵道觀光旅遊,在仲夏寶島號、郵輪式列車出航時印製紀念車票,添加文創設計元素,開發更多鐵道商品,讓車票身價翻好幾倍。 師大地理系教授、鐵道專家洪致文認為,台鐵活版鉛字及車票印刷術是台灣重要文化資產,背後有龐大商機,就看台鐵願不願意做,票務中心不僅不應縮編,更應吸納企畫行銷人才,讓它變成生財工具。例如整個票務中心轉型觀光工廠,開放民眾參觀,導覽結束親手印一張自己選字的紀念票,寓教於樂又有賣點。 前一篇文章 iPhone 6s開賣 連假供貨充裕 下一篇文章 馬總統祭孔 有佾生想摸頭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8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09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22025.07.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夜訪拉拉山觀星丹娜絲特別條例300億 經費將加碼鳩之澤溫泉 暢遊山海全台108觀測站 單日雨量逾200毫米a-We大阪世博亮相豪雨狂炸 嘉縣台南高雄今停班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