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為郎世寧特展揭開序幕。圖/蘇健忠
【本報綜合報導】國立故宮博物院昨天慶祝建院九十周年,舉辦院慶大展「神筆丹青—郎世寧來華三百年」特展及「天保九如:九十年來新增文物選粹」特展,即日起展出。故宮院長馮明珠指出,故宮南院十二月二十八日試營運,希望分散參觀人潮;大故宮計畫則持續進行,未來展覽空間擴大,參觀品質也會提高。
院方指出,今年是義大利傳教士郎世寧來華三百周年,特展目的是展現他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藝術成就,共有來華前後、仙萼長春、百駿圖稿、圖寫朝儀、如真呈覽、得勝武功六單元,精選與郎世寧藝術風格相關的一百多組件展品;除了故宮典藏文物,也向北京故宮博物院、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義大利熱那亞馬丁尼茲養老院商借畫作。
故宮建於民國十四年,原以承續清代宮廷收藏為主軸,隨著藏品數量與內容增益,躋身世界頂尖博物館之列;「天保九如:九十年來新增文物選粹」特展呈現歷年陸續入藏的器物、書畫與圖書文獻珍品。
馮明珠表示,她民國六十七年進入故宮,在故宮跨越六十、七十、八十、九十周年院慶,心情從好奇、興奮、喜悅到感恩;感恩前輩運送部分文物到台灣,延續文化傳承,成就今日的故宮;感恩捍衛文物安全抵台的國軍將士;感恩文物捐贈者豐富故宮典藏。
故宮參觀人數逐年成長,去年突破五百萬人次,展覽空間不足是一大問題。馮明珠說,大故宮計畫將進入第二階段環評,由環保署審查;根據目前規畫,要在現有的「天下為公」平面廣場往下挖兩到三層作為展覽空間,另規畫遊覽車動線。
昨天馮明珠與北京故宮副院長婁瑋在院慶現場發送三百份壽桃,與民眾分享喜悅。婁瑋說,二○○九年兩岸故宮院長首次互訪,交流日益頻繁、深入,相信兩岸故宮共同努力,能對推動文明進步及和平發展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