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世界銀行四日發表報告指出,今年全球赤貧率將降至百分之十以下,意味每天生活費不到一點九美元(約台幣六十二元)的人口,將首次降至全球人口的百分之十以下,雖然非洲仍有許多人值得「重大關切」。
世界銀行總裁金墉表示,「這是現今世界上最棒的故事。這些預測告訴我們,我們是史上首個可以終結赤貧的世代。」
該組織預測,今年全球將有百分之九點六的人口、約七億兩百萬人生活在貧窮線以下,其中大多住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及亞洲。
二○一二年時,赤貧人口約占全球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三,有九億兩百萬人。一九九九年赤貧率則高達百分之二十九。
金墉稱,赤貧人口的顯著減少,是基於發展中國家經濟高速起飛、教育及保健的投資,和社會安全網絡的建立,這些安全網保障無數人不再淪回貧窮。金墉說:「極端貧窮人口的比例下降到個位數,使我們更加鼓舞,而且有助我們更清楚聚焦於最有效的策略來終結極端貧窮。」
但他警告,全球經濟增長緩慢、金融巿場波動、戰亂、青年高失業率、及氣候變化等衝擊,都可能阻礙聯合國在二○三○年前消滅貧窮的目標。為了反映通貨膨脹,世界銀行將每日收入低於一點二五美元(約台幣四十一元)的赤貧標準,提高至目前的一點九美元。
上月,世界領袖承諾在今後十五年內終結極端貧窮,他們採納聯合國研擬的一套遠大目標,承諾投入數兆美元來支援開發。
馬達加斯加和剛果尤堪憂
世銀雖然發表樂觀的報告,但還是希望各界審慎,因為要在二○三○年以前終結貧窮「仍有重大障礙」。
世銀聲明說:「全球的貧窮愈來愈集中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這一點值得重大關切。」
報告說,特別堪憂的例子是馬達加斯加和剛果民主共和國。
相形之下,亞洲的極端貧窮明顯下降,尤其印度。另外一個地方是南美。
世銀首席經濟學家巴舒提出另外一個警報:全球新興市場的經濟普見減緩,特別是拉丁美洲。他說:「前面有些亂流。」
巴舒說:「在最近的未來,新興經濟體的經濟成長可能難以令人太印象深刻,這將對打擊貧窮和關懷弱勢構成新的挑戰。」弱勢者,指那些社會的下層百分之四十人民。
知名非政府組織「樂施會」對百分之十以下的里程碑數字表示歡迎,但也表示,拉拔七億兩百萬人脫離極端貧窮,還需要一番苦工,「需要很多資源,以及政治上的根本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