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巴黎電】藉著紀念諾曼第登陸六十周年之機,法國總統席哈克邀請美國總統布希到巴黎會晤,並共同主持紀念儀式。法國媒體對此次法美首腦會面並沒有大驚小怪,也沒有重覆「兩個陣營間握手」之類的評論,但諸如法美「難以彌合分歧」的預言倒是不少。
法、美兩國在對待伊拉克問題和許多國際事務上的意見常常相左,甚至針鋒相對。兩國關係自伊拉克戰爭以來如一池冰水,此次兩國領導人聚首,為兩個「盟友」間彌合分歧、緩解矛盾創造了機會。
此次布希歐洲之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爭取包括法國在內的「老歐洲」認同美國提出的有關伊拉克問題新的決議草案,並對其「大中東計畫」給予更多支持。
不過,由於法、美兩國在伊拉克和中東等問題上的分歧依舊,因此雙方目前還難以做到真正的握手言和。法國在伊拉克問題上的一貫立場沒有改變,仍拒絕派兵到伊拉克,也不贊同北約參與,更拒絕美國提出的取消伊拉克百分之五十外債的建議。
此外,法國主張在本月三十日將完整主權交還給伊拉克人民,強調聯合國在伊拉克戰後重建中的決定性作用。對美國的伊拉克問題的新決議草案,席哈克認為美國應該對該草案進一步修改完善。
美國的「大中東計畫」旨在鼓勵阿拉伯世界進行包括政治民主、自由選舉和私有經濟等在內的全面改革,法國對此則有較大保留,一再重申不能「用裝甲車輸出改革」,應該把解決巴以衝突、保障中東和平進程作為一切計畫和行動的核心和前提,要求美國在制定計畫時,應考慮與相關國家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