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科學幽默雜誌》主辦的「搞笑諾貝爾獎」十七日揭曉,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贏得物理獎。學者研究發現,幾乎所有體重三公斤以上的哺乳類動物小便時間長度都一樣,約為二十一秒,圖為獲獎學者頭戴馬桶蓋,十七日在哈佛大學會場搞笑領獎。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今年的趣味科學成就得主出爐,得獎的研究包括「蛤」(huh?)這個字全世界都會用;犧牲自己讓蜜蜂螫全身,看哪些部位最痛;以及熱吻的影響。
路透報導,搞笑諾貝爾獎由《科學幽默雜誌》(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頒發,旨在取悅大眾並鼓勵全球的研究創新,作為正規諾貝爾獎的趣味版本。諾貝爾獎將在下個月頒獎。
今年搞笑諾貝爾文學獎由發現「蛤」這個字存在所有語言的研究人員抱走。
生理與昆蟲學其中一名得主是史密斯(Michael L.Smith),他讓蜜蜂重複螫咬自己身體二十五個不同部位,他透露被螫到最痛的地方是命根子。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這名康乃爾大學學者研究發現,蜜蜂叮咬最不痛的部位是頭骨、中間腳趾前端和上臂;最痛的則是鼻孔、上唇和陰莖體。
醫學獎頒給兩組科學家,他們作實驗研究熱吻對生理的影響,結果發現可減少皮膚過敏。
根據BBC,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團隊贏得物理獎,他們研究發現,幾乎所有體重三公斤以上的哺乳類動物,小便時間長度都一樣,大約都是二十一秒。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研究人員則獲頒數學獎,他們試著用數學方法判斷,摩洛哥國王伊斯邁爾(Moulay Ismael)是否在一六九七到一七二七年間當了八百八十八個小孩的爸,又他是怎麼辦到的。
路透報導,頒獎人是真正諾貝爾獎歷屆得主,典禮在美國哈佛大學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