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薪傳 蘭陽傳統文學與鸞堂文化 文與圖/陳國麟 |2015.09.17 語音朗讀 372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頭城喚醒堂 圖/陳國麟 楊晉平老師,對於頭城喚醒堂與鸞堂有相當深入的研究。 圖/陳國麟 陳麗蓮博士與其所主編頭圍傳統文學詩文集叢書,都與喚醒堂的登瀛吟社有關。 圖/陳國麟 《書店裡的影像詩》拍攝場景。 圖/陳國麟 頭城喚醒堂一百二十周年慶,扶鸞文化的法器(上圖)與扶鸞示範觀摩(左、下圖)。 圖/陳國麟 頭城喚醒堂一百二十周年慶,扶鸞文化的法器(上圖)與扶鸞示範觀摩(左、下圖)。 圖/陳國麟 頭城喚醒堂一百二十周年慶,扶鸞文化的法器(上圖)與扶鸞示範觀摩(左、下圖)。 圖/陳國麟 頭城喚醒堂一百二十周年慶,扶鸞文化的法器(上圖)與扶鸞示範觀摩(左、下圖)。 圖/陳國麟 文與圖/陳國麟 「怎麼叫做扶鸞?扶鸞與扶乩有什麼差異?」 「鸞堂與蘭陽在地文學、詩人又有怎樣的淵源?」在訪談研究宜蘭傳統文學的陳麗蓮博士與多年來深研鸞堂歷史文化的楊晉平老師時,心裡頭不斷發出一連串的問號。 七月下旬,獲邀至宜蘭頭城的一座鸞堂「喚醒堂」拍攝建堂一百二十周年慶紀錄影片。就此接連幾天的拍攝、採訪;鸞堂文化、在地文學的淵源,廟宇慶典、遶境等活動,整個影片記錄反倒成了熱鬧的廟會慶典活動中,注入了文靜的在地傳統文學與鸞堂文化的筆觸。 喚醒堂位於頭城火車站旁,旁邊有一間幾年前電視台拍攝二手書店《書店裡的影像詩》的樂閱書店場景。若不專注一些,很可能就錯過了喚醒堂這一座悠久歷史的古剎。斑駁的建築、沒有香火鼎盛的廟宇場景,廟埕輕輕閒閒地曝晒著耀眼的陽光,很難去想像它跟頭城在地文學詩人是如此的淵源流長。 「文人扶鸞,歷史正式的記載是在宋朝,當時的文人大都喜歡扶鸞。而鸞堂與一般乩堂最大的不同是,它最早是學堂,是文人結社的地方。」楊晉平老師開宗明義地先將鸞堂的定義勾勒出來,以頭城喚醒堂為例,早期在吳祥煇先生的書房「就正書軒」培育人才、振興漢學,組織「登瀛吟社」,由盧纘祥先生大力的支持推廣,帶動頭城文化氣息。緊接著舉了相當多清末、現代的名人大都跟鸞堂或喜愛扶鸞有相當的關連;甚且台灣目前眾多廟宇都發源於鸞堂。 「那往後鸞堂在目前大數據的時代中,該扮演怎樣的角色?」我有些好奇這樣的原始宗教,怎樣在時代巨輪中更迭不輟。 楊老師進一步強調,往昔鸞堂的施米、施藥、施棺、宣講等,隨著時代的推進今後鸞堂扮演的角色,應朝著與社區結合的面向,如老人的活動課程、關懷、聚會,舉辦文學講座、音樂會,甚至進一步與政府相關單位連繫,製作鸞堂文化紀錄片,讓這原始宗教溯源其歷史定位價值。 頭城「喚醒堂」這座鸞堂的歷史定位,在於先有學堂、續有鸞堂。當時由幾位詩人成立的「登瀛吟社」對在地詩學產生了深厚的影響;當時剛從外地回鄉的陳博士,發現自己所研究的中國文學,洋洋灑灑的鉅細靡遺;為何頭城的在地文學,近百年來留下的紀錄卻寥寥無幾,「我想自己本身是頭城弟子,在地的蘭陽子弟,我們的傳統文學跑到哪裡了?」陳博士回到家鄉後,有了疑問。 本著本身是頭城弟子的使命感,陳麗蓮博士開始展開田野調查、鸞堂「登瀛吟社」的家族採訪、手稿的借閱、考證,在這期間內,同時進行博士論文「蘭陽地區傳統文學研究」的撰寫,陸續出版了七本在地詩人的傳記文學叢書,今年正著手一本總論的書籍撰寫。 「我想,出版這些在地傳統文學書籍,只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讓大家知道還有什麼可以再繼續下去對在地文學作探討。作學問,除了自己研究之外,也要回饋鄉里。」陳博士在鸞堂文物展的空間中,站著邊談邊用手梳理了一下髮梢,側著頭朝我微笑一下,繼續分享她的感動:「在做田野調查與史料考證中,從中感受到許多鄉親的真誠與熱情,毫無條件地提供他們家族的傳家手稿讓我使用、毫無保留地分享他們的故事,都讓我相當地感動。」 「文化不就是一種薪薪相傳,潺潺流水的一直傳下去嗎?」陳博士以她柔柔地聲音,表達出她對文化傳承的期盼。 在地文化的傳承,除了田野調查、採訪考證、出版外;「喚醒堂」也在一百二十周年慶中展現出傳統的廟宇文化,恩主遶境、舞獅、北管、十全腔的表演,以及鸞堂扶鸞的文化觀摩最為重點。及至晚上,由「就正書軒文化基金會」承辦的音樂饗宴,有傳統小調的演奏、熱鬧的樂曲,還有著名的向陽老師台灣現代詩吟詠、華佩老師長笛演奏的相輔相成,最為吸引我的目光。 幾天的紀錄下來,發現到我不僅僅是做拍攝的工作;而是在學習與聆聽一處台灣鄉鎮的傳統文學與鸞堂在地文人的故事。 前一篇文章 詩 一條安心的溪河 下一篇文章 節事三則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5退休之後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比利時癌友 挑戰騎三輪車到上海2025.04.29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世界行旅】 紋別市的流冰紀行【十步芳草】茴香記 紅豔的故事【分享時刻】報頭下的幸福咒語【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詩】海天合抱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