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花蓮訊】「小強(蟑螂)的生命力強,我們就設計成機器人,代替人類到危險的地方。」桃園市的羅心樂、陳美叡兩名小學生設計「蟑螂探險隊」機器人,讓機器人承受高溫、多濕的環境,為人類挖礦、採石或探險;新竹市的黃懷禛、蔡昊恩、洪丞亮受世界展望會深入非洲救援的啟發,設計「荒野淨水機」,讓探險家隨時都可喝到乾淨的水。
二○一五年國際奧林匹克機器人全國總決賽暨3D創客教育成果競賽,昨日起在花蓮縣舉行,創意賽國小組選手們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運用積木及周邊容易取得的器物,設計、製作多種機器人與設備,個個創意十足。
桃園市石門國小羅心樂、龍星國小陳美叡都是三年級學生,她們受到電影啟發,發現蟑螂有極強的生命力,決定以蟑螂為雛型設計機器人,進而想到許多探險家深入埋荒或惡劣的環境探險或挖掘礦石,於是設計具有鉤爪的蟑螂機器人,組成「蟑螂探險隊」。
她們以相聲方式介紹研發構想、機器人的作用,當場操作蟑螂機器人穿入洞穴、採集水晶,再退出洞穴將礦石放入紅外線感應的倉庫中;兩人的父親羅堅秩、陳篁益全程攝影、拍照,也為孩子喝采叫好。
就讀新竹市曙光國小黃懷禛、民富國小蔡昊恩、西門國小洪丞亮,分別是五、六年級學生,他們看到世界展望會深入非洲救援貧困,想到科學家、探險家和義工飲水的需求,設計出具有指引方向、運用電池與太陽能發電的「荒野淨水機」。
「反光板還可以用來炒菜。」他們運用家居隨手可得的材料製作淨水機,拆卸容易,有些器物還有多用途,像以鐵鍋作為反光板,平時收集、反射太陽能,晚上可用來炒菜;陽光較弱時,還可用大型的抗UV傘作為反光板,攜帶方便還能當雨、陽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