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登革熱疫情不只在台灣延燒,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昨天引述專家報導,全球現在約有一百多國出現疫情,半數以上人口有感染風險,究其原因,人類益趨都市化脫離不了干係。
疾管署國際疫情統計顯示,馬來西亞今年登革熱已通報八萬多例,且有二百二十五死,高於近五年同期平均,百分之五十五在雪蘭莪州。其他東南亞地區的國際疫情也很嚴重,泰國已有五萬五千多例病例、四十二例死亡,是去年同期的兩倍;越南病例數也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五十五,新加坡病例也是五年同期平均的兩倍。
據統計,每年約五千萬人減染登革熱,CNN引述專家說,現在還沒有藥物或疫苗可以對抗登革熱,主要防疫方法是透過大規模噴灑藥物來控制病媒蚊滋生。專家希望和殺蟲劑生產商合作,研發出更好撲殺方法,還有一種較新奇的策略,則是利用絕育的公蚊,來減少病媒蚊繁衍。
此外,抗病毒藥物與疫苗的研發也慢慢透出曙光,其中三款預料近期內就會取得核准,未來三至五年間,會看到一種以上的抗病毒藥物問世。不過,專家認為,登革熱最終還是只能控制,無法完全根治。
杜克大學與新加坡國立大學聯合醫學院傳染病學教授古布雷,研究登革熱防治超過四十五年,他說都市化提供蚊子理想的生態環境,都市人口愈來愈越密集,結果讓懷孕母蚊有了源源不絕的鮮血來源,為蚊卵提供營養,而攜帶登革熱病毒的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變得高度都市化,高度適應人類」。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登革熱部門主任馬戈利斯說,用蚊帳對付登革熱不是非常有效,雖然大家可以全身包緊緊,或求助防蚊液,但還是以保持整齊為要,因為不管是什麼樣的容器,積的水多淺,蚊子都可以產卵。
世界衛生組織「被忽視的熱帶疾病」部門主任古布雷則認為,透過控制病媒蚊數量,加上藥物與疫苗三管齊下,才能有效對付登革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