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炸毀 千年羅馬神廟

 |2015.08.25
2104觀看次
字級
IS文化清洗紀錄 2015年8月,敘境內羅馬時期遺跡巴邁拉內的巴爾夏明神廟被IS炸毀,圖為原貌。圖/法新社、美聯社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IS文化清洗紀錄 2015年8月,IS用推土機拆毀敘利亞中部一座有1500年歷史的天主教修道院。 圖/法新社、美聯社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IS文化清洗紀錄 2015年3月,激進分子偷走伊拉克北部哈特拉古城文物,帶不走的就破壞。 圖/法新社、美聯社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IS文化清洗紀錄 2015年3月,IS砸爛伊拉克摩蘇爾一座博物館中的歷史文物。 圖/法新社、美聯社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IS文化清洗紀錄 2014年7月,位在摩蘇爾的先知尤尼斯清真寺被占領當地的聖戰士搗毀。圖/法新社、美聯社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敘利亞境內聯合國世界遺產古城巴邁拉(Palmyra)內的巴爾夏明神廟(Baal Shamin),慘遭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毒手,二十三日被炸毀。這是伊斯蘭國五月占領巴邁拉以來,首度毀壞羅馬年代遺跡。該組織認為,在伊斯蘭教創教(西元七世紀)之前的文物,都是異教崇拜,必須摧毀。

敘利亞古蹟主管官員阿布杜卡林指出:「伊斯蘭國在巴爾夏明神廟放置了大量炸藥,然後引爆,造成神廟嚴重毀損。」

巴爾夏明神廟為西元十七年建立,西元一百三十年在羅馬皇帝赫德瑞安統治下擴建,符合伊斯蘭國摧毀目標。

巴邁拉古城位於敘國首都大馬士革東北方二百一十五公里,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名登錄的世界遺產古蹟;這裡保有中東最壯觀的考古遺址之一,從兩千年前羅馬時代至現代保存良好,還有一條過去貫通羅馬帝國、波斯、印度及中國的貿易要道。巴邁拉以「沙漠珍珠」為人所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巴邁拉擁有「極度珍貴的全球價值」。

然而巴邁拉五月遭伊斯蘭國攻占。二十三日的爆炸,為伊斯蘭國圍攻敘利亞、與伊拉克以來首次破壞羅馬時期遺跡。

數百文物已移至安全處

敘利亞官方表示,在巴邁拉被占領之前,他們已將數百件古代文物移至安全場所,以免被伊斯蘭國毀掉。上周,伊斯蘭國激進分子將敘利亞著名的八十一歲古物學者阿沙德斬首,因為阿沙德不肯透露巴邁拉的文物藏匿處。

這不是伊斯蘭國第一次對擁有數千年歷史的珍貴古文物下手;伊斯蘭國自去年起大肆摧毀清真寺、教堂和古文明遺址,包括今年上半年在伊拉克北部以大型器械破壞有三千年歷史的亞述古城「尼姆魯德」遺址,並砸毀伊拉克城市摩蘇爾一座博物館中的歷史文物,接著摧毀同樣位在伊拉克北部、有二千二百年歷史的世界文化遺產「哈特拉」古城。

上周五,伊斯蘭國又用推土機拆毀敘利亞中部一座有一千五百年歷史的天主教修道院。伊斯蘭國的文化清洗動作仍持續進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