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火車新站樣貌。圖/蕭雅娟
民眾開心搶搭屏東往潮州的免費列車,樂見鐵路電氣化。圖/蕭雅娟
【本報台北訊】台鐵頻頻出包惹民怨。行政院決定出手救台鐵,斥資五千億元,最快明年啟動「十年重建計畫」,要讓台鐵徹底「轉骨」。
本月初,一輛貨櫃翻覆壓倒台鐵電車線,造成南部雙向中斷整整五小時,列車大誤點。隔兩周,台鐵訂票系統掛掉。一再出包,除了民怨,更有行車安全顧慮,及造成社會損失。
扮火車頭 帶動產業
台鐵局副局長鹿潔身說,十年重建計畫分別從基礎設施建設、營運行車安全及服務品質、人力培育、財務結構合理化四大方向著手。今年底向行政院報告,最快明年啟動。這將是台鐵最大宗的投資計畫。政府也盼台鐵扮演「火車頭」,帶動台灣欲振乏力的產業。
總統馬英九昨參加高雄─屏東潮州高架雙軌電氣化通車典禮時表示,近年台鐵加速轉型,過去七年內客運量成長、虧損減少,有五年的盈餘,可看到台鐵的努力。
加強基礎 汰舊換新
台鐵局長周永暉坦言,台鐵基礎建設不足,第一線人才與技術斷層,讓民眾留下台鐵常誤點、出包的印象,必須進行根本性改善。進行中的台鐵捷運化、雙軌化是擴大供給面,即將啟動的十年重建計畫,加入了旅客需求面及財務結構面調整,目標是達成「二○二五年生活鐵道」。
鹿潔身說,十年計畫中,首重基礎設施建設。台鐵很多問題出在基礎建設不夠,或亟需汰舊換新。部分老舊電車線、號誌、機電系統動輒用了十幾、二十年,甚至超過三十年,須加速換新。橋梁、邊坡強化及防災應變系統提升也很迫切。
債務是台鐵另一大憂患。交通部長陳建宇說,台鐵每日運量從二○○七年的四十六萬人次,成長到六十四萬人次;每日營收也從四千萬,提升到現在的五千兩百萬,票箱收入增加。但截至去年底,累計虧損一千零四億元,主因是二十年票價未調整的政策性負擔,及歷史包袱所致。官員表示,透過十年計畫,就是希望跨部會協調,加速台鐵資產開發與活化來償債,「給台鐵希望」。
吸引人才 刻不容緩
逢甲大學運管系副教授李克聰說,台鐵改革除了砸錢,最大關鍵要能吸引優秀人才,確認軟硬體更新順序,避免浪費。若沒做好相關分析,恐怕丟錢下去,卻製造另一個大錢坑。
小檔案
屏東火車站
1913年12月20日,日本人在屏東(舊名阿緱)設「阿緱驛」後,開啟了屏東火車站的歷史,當時的「阿緱驛」為木造半歐風建築;一直到1962年,才改建為水泥建築,也就是目前屏東火車站的舊貌,2015年8月啟用的屏東新站,是第三代火車站,強調綠建築設計,以太陽城為主題,距離當年建站,整整歷經1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