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朝聖 莉的法眼鏡頭──斯里蘭卡聖境之旅

文/李璧苑 |2015.08.23
2669觀看次
字級
魯萬維里薩亞舍利塔 (Ruvanvelisaya Dagoba) 圖/朱莉
魯萬維里薩亞舍利塔 (Ruvanvelisaya Dagoba) 圖/朱莉
聖菩提樹 圖/朱莉
坎迪(Candy)聖城的佛牙節遊行。東晉法顯的《佛國記》記載他曾參加過此聖典。 圖/朱莉
斯里蘭卡國寶鳥黑尾原雞(Gallus lafayetii) 圖/朱莉
西元5世紀阿努拉德普勒王國的Avukana大佛 圖/朱莉
凱拉尼亞寺中,描繪阿育王的女兒比丘尼僧伽蜜陀(Sanghamitr)攜帶聖菩提樹苗至斯里蘭卡的壁畫。 圖/朱莉
朱莉 圖/張宏聲攝

文/李璧苑 圖/朱莉

一手抄經,一手攝影的朱莉,曾三度造訪斯里蘭卡。第一次是為了拍攝由印度菩提迦耶分株過來的聖菩提樹。第二次是受強帝瑪法師(Ven. Chandhima Thero)之邀,拍攝2012年的全國比丘尼齋僧和迎佛舍利。第三次則十餘次深入國家公園保護區,捕捉野生動物的生命展現。

佛像、佛塔、菩提樹

如果斯里蘭卡被喻為印度洋上的珍珠,那麼此地寺廟的三要素:佛像、佛塔與菩提樹,便是這顆珍珠所散發的光芒。在朱莉早期的作品中,「佛陀」是她非常喜歡的主題。她說:「朝禮聖地拍攝佛陀時,心是肅穆且清淨的,所以,一直感覺佛在微笑,並散發著慈悲、智慧與安詳。」據悉,佛陀曾到過斯里蘭卡三次,所以當地佛塔所供奉的舍利,讓人倍覺親近。精研寶石的朱莉,順著珍珠的聖光而來,希望能朝禮這株已經2339歲的聖菩提樹,因此在她的銳眼下,又將這珍珠的光芒,逐一攝入鏡頭。

她說:「我一見到佛像,就把握時間猛拍,只想為這千年莊嚴的佛像留住最美的角度,祈願見者心生歡喜。」又說:「攝影讓我學會耐心和無所求的隨緣,並感恩三寶加持,讓瞬間不可思議的畫面,讀寫進我的相機。」所以,諸如迦耳寺的臥佛、世界第一個舍利塔(供養佛陀髮舍利)及凱拉尼亞寺與丹布勒石窟內珍貴的佛像和細膩的壁畫等,無不再次地透過鏡頭,向世人訴說著佛陀與斯里蘭卡的甚深因緣。

強帝瑪法師與龍喜大學

國師強帝瑪法師,從斯里蘭卡第七代法王Dhamma Kitthi長老接下重任,發心廣度眾生。目前正在這顆珍珠裡,創辦一所不分宗派的國際龍喜佛教大學,期盼重現印度那爛陀大學的盛況。斯里蘭卡脫離內戰後,正浴火重生,朱莉跟隨強師父,以鏡頭見證、記錄著斯里蘭卡的佛教新紀元。

野生動物的極樂國

斯里蘭卡擁有聯合國世界遺產的美名,並設置多處野生動物保護區,是大象、孔雀、狐狸、花豹……的天堂。而大象,更是迎佛牙與重要慶典的吉祥象徵。

斯里蘭卡人用新鮮的荷花舖滿聖菩提樹,虔誠供養,並為了保護動物,展現慈心與悲心。這些均在朱莉的作品中展現無遺。

作│者│簡│介

朱莉

˙1967年生 。

˙1989年,入香港環球首飾公司,專攻珠寶設計與鑑定。

˙1993年起,擔任法鼓山聖嚴法師的攝影義工。

˙1995年起,自學弘一大師寫經體。

˙1998年,創立蓮花軒。曾任故宮展覽組玉石類導覽義工。

˙2012年,從《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麥可.山下(Michael Yamashita)與法蘭斯南亭(France Lating)深入攝影。走訪聖地名山、遠征南北極,是一位悠遊古今的現代飛天。

˙著有《佛偈佛影》、《師偈師影:聖嚴法師掠影集》,並舉辦「與佛有緣:朱莉弘體抄經展」、「琉璃世界」、「馬年大吉」等攝影個展,及多次參與台北攝影博覽會聯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