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大聯盟 學樂器可刺激右腦

文/茱莉雅整理 |2015.08.19
1696觀看次
字級

文/茱莉雅整理

本周學習達人:莊淇銘(國北教大前校長)

年過四十才開始學彈鋼琴、手風琴、吹薩克斯風、黑管、玩吉他……的莊淇銘校長,坦言當初告訴家人想開始學彈琴時,被太太和女兒狠狠嘲笑一番,但半年後,高雄空大當屆的畢業生,在校長莊淇銘的伴奏下高唱畢業歌,從此再沒有人會嘲笑他想學樂器是「突發奇想」。

「千萬不要被工業時代的想法給綁架了!」莊淇銘說,工業時代的人認為,小孩才需要學鋼琴,老人學什麼樂器?男人擅長數理,女人擅長音樂藝術,男人何必挑自己不擅長的事來做?但莊淇銘認為,人的右腦除了主管音樂藝術,同時也主管創意,資訊時代的人怎可因為過去的觀念而放棄活用右腦、刺激右腦?

莊淇銘於是利用休閒時間學習樂器,陸陸續續學會多種樂器,甚至有一次應邀到金門文化中心去表演黑管,當時金門縣長大為激賞,特地留他宴飲且相談甚歡。「我因為學樂器,人際關係變得更好,而且不知不覺中提升了人文素養、藝術品味。」莊淇銘說,學樂器的好處說不完,彈鋼琴使手指變靈活,間接刺激左右腦更活化,後來學手風琴完全不費吹灰之力。而吹薩克斯風不但使肺活量增加,也讓他後來學黑管時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事實上,學音樂還有一個大家料想不到的效果,那就是有助於數學邏輯更順暢。「愛因斯坦的弟弟證實,他哥哥只要數學題解不開,就會去拉小提琴,往往就在他拉到最陶醉時,問題突然迎刃而解。」莊淇銘說,左腦是制式化的、結構化的,而右腦則是有創意的、天馬行空的,一旦彈奏音樂啟動右腦,和左腦相互激盪,很多難解的題目瞬間便從舊框架中超脫出來。

莊淇銘鼓勵男生千萬不要自我設限,而不去接觸藝術,因為開發右腦會讓數理學得更好,人也變得更有創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