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啃老 當頭棒喝才會醒

文/黃秀莉 |2015.08.18
1495觀看次
字級

文/黃秀莉

住同社區的曉娟迎面走來,主動向我打了聲招呼,這舉動讓我相當錯愕。因為曉娟在學齡前,父親經商失敗而驟逝,母親遭此打擊,精神陷入恍惚憂鬱中長達一年。這期間,經濟物質靠她二姨支助,長她四歲的哥哥則在課後照料全家人的生活起居。童年遭遇在曉娟幼小的心靈上,烙下深刻的陰影,所以,養成她內向依賴冷漠的個性。

大學國文系畢業後,曉娟一直待在家中自修苦讀,立志非公家機關的工作不做,不料,卻屢考屢敗。

曉娟母親出門上班前,都會準備好便當,讓她用電鍋蒸熱食用,也包容她家務都不用做。已過三十,母親依然縱容她當個生活白癡,認為乖乖在家沒出去亂晃已經很好了。

親友們紛紛勸誡曉娟,年齡夠大又有學歷,該出去找分工作,曉娟卻回答:「要我出去工作,就是要我死!」反正就是要當個啃老族,母親、哥哥都拿她沒辦法。

哥哥結婚,強悍的嫂嫂進入這個家後,對曉娟從來沒好臉色過。小孩出生後,十五坪只有兩間房的家顯得更擁擠。

有天,嫂嫂嗆聲:「整天待在家裡當米蟲,等媽媽過世,我跟妳哥哥絕對不會養妳、照顧妳,趁妳現在好手好腳腦筋清楚,出去找份工作或是找個人嫁吧。」

從小到大從沒被吼過的曉娟一時如五雷轟頂,暗自悲傷數日,怯生生地獨自走出家門。不久,在附近超商試著打工幾個小時,慢慢地發現與人互動的感覺是如此美妙,不知不覺中臉上有了笑容,言行漸漸有了自信,自食其力讓她每天都神采飛揚。

曉娟感恩嫂嫂是她的貴人,一棒打醒她,逼她走出去,體會生活,並找到自我的價值,不再是只會窩在巢穴中等人餵養,而永遠長不大的雛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