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佳作文選 找回台灣消失的美麗風景

邱立本(香港/亞洲週刊總編輯) |2015.08.18
1424觀看次
字級

民主只有在法治社會,才能避免出現扭曲人性的醜陋風景,找回台灣正在流失的美麗風景。

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這是廣州《新周刊》二○一二年封面故事的關鍵詞,說出大陸民眾對台灣的嚮往——濃郁的人情味、人文的厚度、中華文化的傳承、宜居的社會。

但從二○一五年回顧,不少台灣民眾認為這僅僅是大陸知識分子「美麗的誤會」。因為台灣正面臨被民粹撕裂,社會兩極化,陷入民粹黑洞中。

最近強烈颱風襲擊台灣,到處停電,那些在風雨中搶修的台電員工,卻遇到地方民眾的攻擊。他們將停電所引發不方便的怨氣,出在幫忙修理的工人身上。這種脫序而又沒有道德的行為,折射當前台灣社會的民粹特色:只要我不爽,就可以做任何違法也不合情理的事情。

這也是從二○一四年太陽花學運後就出現的亂象。暴力攻進國會和行政最高機構,事後卻又不負任何法律責任,甚至進而圍攻警察派出所,揚言要暗殺警察。

最近反對課綱的中學生攻進了教育部,教育部長又不敢起訴他們。

其實從太陽花學運開始,這樣的民粹魔咒就不斷在台灣的天空瀰漫。民粹暴力往往披上民主的外衣,自詡具有正當性。他們最常用的說詞就是挑戰黑箱,其實他們自己內部就是最大的黑箱——太陽花學運的一些領袖,被揭發是蔡英文的小英基金會的受薪幹部。反對課綱的中學生,不少曾經受過太陽花領袖的暑期密集訓練,背後都有組織,有金主,可說是有備而來的「非一般學生」。

當台灣不少媒體對此視而不見之際,美國研究兩岸問題的學者郝志堅(Dennis V. Hickey)在最新一期的《外交家》(Diplomat)指出,這是蔡英文師法中東式暴民的策略,資助極端分子攻擊官署,根本就是一種「租用暴民」(Rent a mob),其實是民主的敵人。

中國大陸的知識分子嚮往台灣重視中華文化,保持中國傳統時,綠營所支持的高中生卻堅持慰安婦是自願的,而不是被逼的。自稱最有台灣主體性的政黨,都在推動「去中華民國化」的教育和宣傳,也使得新一代的國家認同與中華文化漸行漸遠。

一九三○年台灣的「霧社事件」,日本殖民當局動用了大砲、飛機、毒氣鎮壓台灣原住民,今天的台獨都避而不談,這是哪一門子的台灣主體性?難道台灣歷史就變成了台灣皇民光榮史?

五個月後的台灣總統大選,也是對於當前台灣民粹橫行的檢驗。在藍綠橘三黨的選戰激辯中,老百姓都要確保民粹黑洞不是台灣未來的噩夢,防止失去法治的民主形成惡性循環。

今天綠營可以發動學生占領公署,但上台之後,也會面對藍營或橘營前來占據公署的挑戰,冤冤相報,伊於胡底。民主只有在一個尊重法治的社會中,才能避免出現扭曲人性的醜陋風景,才能找回台灣正在流失的美麗風景。

邱立本(香港/亞洲週刊總編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