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行政院跨部會「菸害防治策進會工作小組會議」日前召開工作小組會議,與會專家決議,建議財政部修訂相關規定,取消機場免稅菸,入境菸品上限改訂為十九支。
這個規定僅在建議的階段,目的顯然在防制菸害,師法的對象則是香港。看起來,通過實施的可能性並不低。
這個措施在香港行之有年,但是否真的有成效,並無很明確的支持數據。不過僅能帶十九支菸,卻是很有趣的規定,因為只能帶一包至少已吸掉一支的菸,確實能證明是「自用」。只不過這樣做,會減少進口香菸出售嗎?
東南亞國家,兩個厲行減少菸害的國家,一是新加坡,另一是泰國。
新加坡的做法很有意思,旅客是不能帶免稅菸入境的。換句話說,你可以帶菸入境,但是必須繳稅,而且是一支一支算,每根都得繳稅,稅金也很高。據說有次有位旅客帶了三條菸入境,結果因為沒申報,連罰款帶課稅繳了高達新幣五千元(約台幣十一萬元)。
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免稅店裡有免稅菸酒,但是入境旅客不能買免稅菸,只有出境旅客可買。同時,如果你攜帶「私菸」入境,也要小心,不能拿出來公開吸。我的一位朋友,就是因為把菸盒(沒有新加坡公賣憑證)隨手放在車內,結果被抓、罰款。
現在很多國家實施菸盒上印菸害圖片的規定。台灣、新加坡、泰國都如此。
泰國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做法,商店可以賣菸,但不准陳列,只能貼「本店有菸出售」標貼。
有戒菸經驗的人都知道,菸癮很難戒除。有位名人曾經說過,「戒菸有什麼困難?我都戒幾百次了。」
香菸難戒的一大原因,就是取得容易。很多戒過菸的人都清楚,停止吸菸不困難,但三、五天或一星期後,看到別人吸菸,就會心癢難熬,走在街上,再看到包裝花花綠綠、熟悉的香菸陳列在玻璃櫥中,往往忍不住掏錢買菸。
泰國不准店鋪陳列香菸的最大作用,就是移除刺激有菸癮者掏錢買菸的誘因。
有效嗎?還真的有效。我的菸齡四十年,長長短短的戒菸經驗七、八次,都沒成功,八年前在曼谷戒菸成功,不但一點都不費力,完全顛覆戒菸需要堅定毅力的說法,之後也再沒有吸過一根香菸。
梁東屏(泰國/東南亞問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