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章喜歡念書,一直鼓勵身邊的人這麼做。
圖/商訊
警政署副署長蔡俊章是個念舊的人,憶起當年念警官學校二十四小時住校,和同學一起上課、一起休閒,造就許多「換帖兄弟」。他最感念暑假在校外工讀時,提供住宿的前消防署署長陳弘毅家,師生相處長達一個多月之久,猶如家人般的親密相處。
當時少年不知愁,有位同學要往美國念書,大家身上也沒多少錢,為了資助他去留學,就把二千三百多元的月薪捐出去,「手頭其實很拮据,卻毫不吝嗇。這筆錢,就當是向我們借的。可是誰在乎呢?既然是同學,大家也都答應幫他,就沒打算他還。」幾年後,陳同學學成返國探親,卻也還了同學資助的款項,婉拒當年的贈與。
蔡俊章笑說,警校學生出了校門,才會驚覺自己的「與眾不同」之處。
「有一次去東埔,山上還設有山地檢查哨作管制,除非事先申請,或是本身就是山上居民可以拿出相關證明文件,否則一概不得入山。而我臨時決定前去,再加上同學也沒事先對我說明,等到達當地,才知道有這個規定。」
沒想到,巡察的人只是多看兩眼,什麼都沒問,就走了。依警官學校當時的規定,凡是踏出校門的學生,一定都得穿上警校制服。「我雖沒事先申請,但,穿在身上的警校制服,就清楚揭示著他的身分,當然,也就在無形中嚴格規範著他們所有的校外行為。」
穿上警服,英氣逼人的蔡俊章念博士班,每天下班後,待在辦公室苦讀,工作已經忙到焦頭爛額了,還常常告訴同事,重慶南路上的書店又進了新的管理科學類的書,建議有空可以去參考看看。「天呀!他怎麼還有時間去書店看書呢?」一位同事總好奇問。
不僅自己埋頭苦讀,蔡俊章也一直鼓勵身邊的人這麼做。妹妹蔡蓮甘就慨嘆道:「每回見面,他就叫我再念博士,也不想想,我都幾歲了,工作也還不錯。」臉上盡是無奈。
一九七七年,他費盡千辛萬苦,連續申請了好幾所美國學校,最後,好不容易才得到美國維吉尼亞州瑪麗威廉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碩士班的入學許可,而且,對方還大方提供圖書館的工讀獎學金給他。「其實,我一直很想到國外留學。」蔡俊章說,有沒有錢,經濟上能不能負擔都沒多想。「那時候算是很天真吧!只想到,別人出國可以到中國餐館洗盤子賺生活費與學費,我也可以啊。」他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