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配到府晚餐 老外食在安心

 |2015.07.27
3542觀看次
字級
新竹「宅配到府晚餐」業者,為每戶訂餐家庭準備專屬餐盒與保溫袋,由於每天訂購的家庭數不同,得重新調整送餐路線。圖/郭政芬
針對坐月子婦女設計的月子餐。圖/郭政芬

【本報新竹訊】食安風暴後,許多外食族覺得餐廳、小吃食不安心,有媽媽們看準愈來愈多民眾拒當外食族卻沒時間下廚,推出「宅配到府晚餐」,強調少油低鹽,訂購人數翻倍成長。

提供宅配到府晚餐的「媽媽味食坊」,創辦人是五十多歲的張姓姐妹,退休後打理三餐成生活重心,兩人愈做愈起勁,乾脆開啟服務到家的宅配晚餐,訂購數從二十多戶成長到兩百多戶。

媽媽味食坊利用網路行銷,公布每周菜單,可供兩人到四人食用,價格從三百到五百多元。供餐時間周一到周五。每戶家庭都備有專屬餐盒與保溫袋,每天訂購的家庭數不同,送餐路線得天天安排。

張姓姐妹觀察,新竹不少外地人,逢周五就返鄉或到外地旅行,食坊也隨之調整,客人當天不訂餐,前一天晚間可致電取消,「讓宅配送餐可為每個家庭專屬服務」。

她分析,若採餐廳經營模式,得考慮店面和裝潢,成本提高許多,餐廳為迎合大眾口味,多採偏油、辣鹹等口味,她們走不同路線,定調為「食材上桌就能送到家」,吃了不會口乾舌燥,顧客迴響大。

有客人在餐袋每天放上幾隻紙鶴和感謝紙條,也有客人留言「謝謝照顧我年邁父母」,讓張姓姐妹笑說,晚餐宅配是個有趣的工作,感覺很貼近顧客,卻又大多未曾謀面。

看準這塊新興市場商機,有二度就業的媽媽們跟進,主打特定族群,為癌症病患、坐月子婦女、高齡族等提供專屬晚餐。

煮出口碑

最大挑戰

「阿雪行動廚房」老闆呂玉雪說,雙薪家庭忙,年輕人沒時間煮飯,新竹有許多清、交大退休教授、竹科人等重視飲食,她看準此市場,客製化調整養生食材。

有老人家要求吃五穀飯、養生餐,她們也量身訂作;另為住院病人送餐,呂玉雪表示,宅配晚餐就像把廚師請到家中,目前剛開始起步,如何為每家煮出「有口碑」的不同菜色,是最大挑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