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軌 北捷半夜動手術

 |2015.07.24
2699觀看次
字級
北捷軌道維護員將磨砂膏抹在沙模空隙,不讓鋁熱劑流出。圖/高宛瑜
軌道維護員以火將鋁粉和鋁熱劑高溫加熱,再注入鑄造的模具中。圖/高宛瑜

【本報台北訊】台北捷運公司有群另類「大夜班醫生」,守護軌道健康;他們是軌道維護人員,當捷運凌晨收班,他們就上工為軌道做精密檢查,一旦軌道過於老舊,還要「器官移植」,軌道就是他們的「手術室」。他們晝伏夜出、日夜顛倒,和親友相處時間不多,為捷運安全默默付出,是每趟旅程的無名功臣。

北捷營運十九年,每天搭載二百萬人次,列車行走的鋼軌就像骨骼,經年累月摩擦老化,軌道廠人員必須分段步巡,一組一天走四公里,全組人員一周要走完一百公里,再利用軌道檢查車和探傷車,為軌道「斷層掃描」。

凌晨一點多,等末班車回到機廠後,軌道廠工作人員才能下軌作業。軌道「症狀」輕微的,由軌道維護人員做磨軌的「小針美容」;嚴重一些的,鋼軌垂直磨耗和原規格落差十四公釐,就必須由人工再複測,並列入追蹤;落差達十六公釐則必須換軌,以免鋼軌支撐力不足而斷裂,甚至造成列車出軌。

為陪家人 休假熬時差

軌道廠領班詹家興今年三十七歲,進入北捷十年。他說,這份工作一般人看不到,也無法接觸,但他覺得很有趣,「一群人一起流汗、完成同一件事,很有成就感!」

他清晨六時下班回家,還會撐到中午才睡,為的是利用早晨與太太、女兒相處。上班日晚間十時要到班,他也會提早起床和家人吃飯;假日則忍著時差,打起精神和家人出遊。正因相處時間短暫,「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機會」。

有時搭捷運經過自己負責的路段,詹家興會特別留意行車狀況,若一切平穩,會忍不住在心中「竊笑」,也為自己的工作感到驕傲。

盧家興說,儘管工作辛苦又繁複,但每天更換的軌道段都不同,不會一成不變。疲憊時會自我喊話:「我熱愛我的工作。」

限3小時 非完成不可

為不影響營運,「動手術」的時間僅三小時,每個人汗如雨下;軌道廠廠長范振威說,就算寒流來,一樣噴汗。換軌「一旦做了就不會停止」,就算中途下起大雨,也只能為鋼軌撐傘繼續施做。

換軌作業一天最多僅能置換一百四十公尺,每年可更換十一公里。北捷工務處長洪銘遠說,北捷已營運近二十年,鋼軌也逐年老化,因此更換頻率會愈來愈高。目前已累計更換了三十五公里鋼軌。

軌道維護人員將預先焊接好的長一百四十公尺、重八點四公噸鋼軌放在軌道旁待命,再切割舊鋼軌。眾人吆喝一聲,三個門型架(吊軌裝置)旁的人員使盡力氣拉、抬槓桿,吊起舊軌,象徵「摘除器官」。新鋼軌置入軌道後,工作人員反覆校正,再以火燒燙鋁熱劑到攝氏九百至一千度,灌入鑄造模具、連接兩段鋼軌,務必「無縫接軌」,才能讓列車行走時不會震盪、有噪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