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軼事】 清朝皇帝節儉的背後

文/林岩 |2015.07.23
2364觀看次
字級

文/林岩

清朝皇帝大多崇尚節儉,反對奢侈浪費講排場,如康熙、雍正、嘉慶、道光等,這幾位皇帝作秀的成分不大,不僅身體力行克制自我,還嚴加約束臣民,只可惜收效甚微。縱觀有清一代,除了雍正時代對貪腐有所遏制之外,其他幾位皇帝只是自己高調倡導,臣下依舊我行我素。

康熙帝自幼受到祖母的良好教育,對自己個人開銷嚴加限制,從不輕易浪費。康熙三十七年,東巡盛京時,一張內務府備辦菜單顯示,他的一頓飯主要有:豬油炒白菜、豬油炒芹菜、豬油炒胡蘿卜、醬燒茄子、鹽韭菜盒子、腌水焯醬瓜、水焯白菜心等。

開創了「康乾盛世」的一代帝王,這樣一份無魚無肉的伙食標準,大臣一定會上行下效?不然!康熙的岳父索額圖愛吃火鍋,竟然用純金打造一只碩大火鍋,天寒時節,索國丈與成群妻妾圍著金光閃閃的火鍋,一邊涮著羊肉,一邊飲酒作樂。

雍正帝力行節儉,嚴懲貪腐,為大力倡導節約,下了一道聖旨,大意是:通知皇家食堂,剩飯剩菜吃不了的,千萬不能扔掉,要賞給服雜役的下人吃;飯菜餿了人不能吃,就給小貓小狗吃;貓狗都不吃了,就曬乾碾碎了餵鳥,朕會親自派人監查,有不改悔者要嚴加治罪。

這麼愛惜糧食崇尚節約的皇帝,不曾想過諾大祖業幾十年間被接班人揮霍殆盡。

乾隆帝登位後,好大喜功,好樂奢侈,晚年時,曾經如日中天的大清王朝已開始走下坡路。皇帝帶頭貪腐,臣下有過之無不及。史上頭號貪汙犯和珅被抄家時,不算銀票、田地、房產、騾馬、珍珠寶石、金器銀器玉器、古玩字畫,光在夾牆就藏金二萬六千餘兩,私庫存金六千餘兩,地窖藏銀三百餘萬兩。和珅的私生活極盡奢華之能事,每日早餐,都要喝珍珠粉來補腦。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其實嘉慶皇帝登基後並沒有「吃飽」,他深知國庫早已形同虛設,要改善一個爛空架子談何容易?

嘉慶下令禁止各地進貢美玉等寶物,聲稱這些東西飢不可食,寒不可衣,「朕視之如糞土也」。嘉慶帝五十歲生日,有御史建議京城演戲十日為皇帝祝壽,遭到了嘉慶的痛斥。皇帝高調的倡導節儉,並沒能阻擋住官僚集團浪費的囂張氣焰。濫用軍需物質、揮霍治河錢款等貪腐行為比比皆是。

道光帝即位後,首先取消了登基儀式上耗資巨大的諸多繁文縟節,頗有一番勵精圖治的想法,可惜大清朝已是強弩之末。此時不僅大臣欺上瞞下,連內務府的太監也膽敢愚弄天子。

道光帝節儉是出了名,據說他曾經穿著帶有補丁的褲子上朝,於是大臣紛紛效仿,衣服不破就把它弄破縫上補丁、新衣服就處理成舊衣服。一時間京城舊衣服生意火爆,竟然比新衣服昂貴。

有一次,道光帝與大臣曹振鏞閑聊,無意間發現曹的膝蓋打著補丁,就問他花了多少錢,曹胡亂應答:差不多三兩銀子吧!道光帝感慨萬分:還是民間便宜啊,朕打一個補丁,內務府需要五兩銀子呢!

牙縫兒裡邊擠銀子的道光哪裡知道,他的節儉行為竟然給內務府一個新的斂財機會,五兩銀子可以買好幾條新褲子這一事實,直到死去尚蒙在鼓裡。令人哭笑不得的戲劇性場面幾十年後再度重演。

咸豐帝有一條新褲子不慎燒了一個洞,捨不得扔掉,就命人想辦法縫補一下。豈料這條偉大的褲子由北京出發,經過一番漫長的舟車勞頓,抵達蘇州織造局,能工巧匠精心織補後返回千里之外的京城。咸豐帝得知這條輾轉往返耗時一年的褲子竟然花費了數百兩銀子,不禁感慨萬分:朕只是想不忘祖宗懿德,節儉一點,怎還變成了奢侈行為了呢?

看來節儉不能僅憑樹樣版,也不能靠空喊口號,倡導節儉沒有健全的法治作為強有力的後盾,單憑皇帝一己之力,從根本上來說,是無法扭轉奢靡貪腐之風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