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毒千歲米 活了田地亮了商機

 |2015.07.14
2032觀看次
字級
石門嵩山社區去年開始對外舉辦農村體驗,讓遊客參與插秧、收割。 圖/嵩山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社區保存了大片運用陽明山火山岩堆砌的梯田,四年前一群休耕近三十年的老農民接受水保局輔導,重拾鐮刀種植無毒「千歲米」。 圖/嵩山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本報新北訊】新北石門嵩山社區保存大片運用陽明山火山岩堆砌而成的梯田耕地,四年前,十多位休耕近三十年的在地老農民接受水保局輔導,重拾鐮刀種植無毒「千歲米」,栽種過程強調有機純手工,一斤米能賣出市價十倍以上的價格,收割季節還能搭配「農村打工」體驗,帶動社區觀光,四年下來,老農民不僅讓田地復活,也成功地讓「千歲米」創造百萬商機。

「千歲米」是由一群年齡總和逾千歲的農民栽種而成,從最初期十人試種三分地,到現今已擴展到二十餘人耕作一甲半地,稻米總產量也從六百斤成長至二千斤,農地範圍涵蓋石門九芎林、尖山林區。

嵩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江榮川表示,社區內成片的梯田由前人開墾,以往就種植稻米,但隨著年輕勞力出走多已廢耕,直到民國九十八年社區參與「農村再生」計畫,十二位老農民聽從水保局的建議,開始培育無化肥、無農藥的日本越光米品種。

「耕種千歲米不是為了生活,是要讓社區更團結。」一斤無毒千歲米可以賣到二百元的好價格,江榮川說,如此高價讓農民曾半信半疑「是否能讓消費者接受」,但千歲米從插秧、收割到打穀全部手工,加上無農藥情況下,稻作有七成全遭害蟲吃光,仔細計算成本,這樣的價格其實是合理的。

千歲米推出後獲得不少佳評,去年一千五百斤全數熱銷,社區發展協會也提供網路預約、宅配等服務,此外,去年嵩山社區開始對外舉辦農村體驗,讓外地遊客體驗「一日農村」插秧、收割等過程,結束後還能領到半斤千歲米,今年已吸引近二百人參加。

年輕人返鄉 注入新活力

三十歲的許偉銘二年前辭掉文書工作,返鄉投入有機耕種,目前是嵩山社區發展協會的職員,協助推展千歲米行銷等相關活動,除了許偉銘,嵩山社區近年也陸續吸引三位二、三十歲出頭的年輕人返鄉學習農作,為沉寂一時的故鄉注入活泉。

「有地卻不會耕作很可惜。」嵩山社區總幹事陳國志是千歲米的幕後推手,舉凡農作、販售、農村體驗等大小事都由他親自操刀。陳國志表示,農事繁忙期需大量人力,他會鼓勵年輕一代返鄉幫忙,久而久之,就會有人產生興趣願意留在家鄉服務。

許偉銘二年前決心放棄手邊的文書工作,從市區返回石門老家幫父親耕作,現在除了會種稻,還向老一輩的農人學會種植玉米、地瓜等旱作,他開心表示,能回家幫父親是件開心的事。

許偉銘說,他的阿公也曾經是「農村再造」的一分子,只可惜在三年前過世了,來不及看到嵩山社區田地復耕之後的繁榮樣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