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的真義 文/人間社記者周圍輝 |2015.07.05 語音朗讀 379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如常法師 永本法師 陳嘉隆居士 賴義明居士 福慧家園上周共修主題「念佛的真義」,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主持,引領大眾了解念佛的真義,念佛要念心,收攝六根,念出清淨自性,轉凡為聖,念佛至誠方有力量。 一般人常會問,念哪一尊佛較適合?如何念佛?念佛的方法為何?意義又何在?如常法師表示,《阿含經》中提及六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施、念戒」。另有八念法,其中念佛要「念呼吸」,將所緣境注意在鼻端,藉呼吸來觀察,如此二六時中,念佛便可持續不中斷。念佛,是將貪瞋痴的心昇華為清淨的心,如常法師分享自身多年念佛的好處,就是時時能保持頭腦清楚。 「念佛的意義為何?」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理事賴義明說,念佛有次第,第一階段,在世俗大染缸中,行住坐臥都要接受考驗,能圓滿就能超脫,所謂「念佛方能消業障,竭誠自可轉凡心。」第二階段,是明心見性,「是心是佛將心念,念到心空佛亦忘,撒手歸來重檢點,華開赤白與青黃」,要念到心佛融合為一。第三階段,要勇於承擔「我是佛」,以行佛的慈悲、智慧,普度眾生。若遇到稱譽毀謗,只要心中有佛,就能坦然接受。 賴義明自稱是行動佛堂,走到哪功課就做到哪。他指出念佛力量不思議,一切善好因緣,都隨念佛的因緣而來。「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念佛要得力,一定要深信、懇切。 「如何念佛?」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陳嘉隆,提及自己初次學佛,法師嚴格規定,每日念佛至少五萬遍,他念到連睡夢中都不斷縈繞著佛號聲。有一回與醫生攀談,醫生問:「念佛的人不是應該很慈悲嗎?為何還會罵人呢?」一席話讓他猛然警覺,念佛不應只表現在次數上,應該要開展自覺的心,如果口在念佛,心卻造業,修行是不會有效果的。 在精進念佛時,陳嘉隆常會夢到星雲大師,有一次大師在夢中告訴他,點燃牆角的燈有什麼用?還不如照亮大地有用。醒來後他深切自省,應該為社會好好貢獻一己能力,不應只照顧一小部分的人。 「念哪一尊佛好?念佛的方法是什麼?」永本法師說,念哪一尊佛都好。念佛重在清淨自己的心,要念佛的智慧、念佛的慈悲。為什麼同樣念佛,會有不一樣的結果?那是念佛的方法不同、心態不同之故。念佛要歡歡喜喜的念、悲悲切切的念、空空虛虛的念、誠誠懇懇的念。念佛有三要,口念、耳聽;心念、心聽;神念、神聽。念佛是最好的修行法,不分身分地位、知識、財富、賢愚,都可以念佛。 永本法師指出,最好的保健是拜佛,最深切的思念是憶佛,最貴重的財富是學佛,最美麗的心情莫過於念佛,而最吉祥的問候,莫過於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 前一篇文章 慈悲的真義 下一篇文章 花開禪心 自悟本心 熱門新聞 01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2【閃文集】 喵聲的魔法2025.07.29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4淨業林念佛 新加坡信眾回佛光山精進2025.07.2805南區佛光金剛知賓 打造一流佛光品牌2025.07.2806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7全民閱讀博覽會 南華大學傳遞書香 共建修行沃土2025.07.2908斑駁的兒時記憶 2025.07.2809菲律賓跨宗教聯合祝禱 佛光山與會2025.07.2810【寶島踏查】 松園別館:從軍事到藝文2025.07.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晨齋語錄】菩薩心【人間行者心】受持戒法 身心最好的金鐘罩人間佛陀 眾生的明燈【紅塵禪煙】彼岸【人間行者心】佛青開啟蔬食新視野願心無盡 外公的修行路 作者其他文章心存善念 普門寺供6千碗佛粥台北中正國中 重視多元學習 師生落實三好護生愛地球 善美精神散播社區【2020世界神明聯誼會】淡水正興宮 120 信眾護駕潛能開發相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