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又見官員辭職下海。
北京大學畢業、出身農村的劉濤,三十一歲就當上湖南省臨澧縣副縣長,是七位副縣長年紀最輕者。
頂著高學歷、最年輕,仕途看好之際,劉濤卻毅然拋下各方欣羨鐵飯碗,回到湘西山區老家種紅心獼猴桃(即奇異果)。
湖南日報上月刊出副縣長辭官下海新聞,旋即引起熱議,外界很好奇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年輕副縣長揮別仕途、回鄉務農?央媒新華網日前還特別對他進行專訪,讓男主角親自解答。
拿到新公司執照那一刻,劉濤笑說自己終於當上一把手了。針對有人指其係因官場「水土不服」才萌生退意,拿到公務員二等功獎章的劉濤,自認幹得不錯,仕途前景光明;只不過他認為國家不缺公務員,農村太缺人才,如等到退休再去做,農村就沒人了。
當地官場原以為劉濤捨得副縣長大位,一定是轉到某上市公司拿高薪去了,沒料到他竟然返鄉成立第一個紅心獼猴桃種植基地。
獼猴桃結果要三年,盛果期等更久,之前他就先開設網路商店,透過網路平台販售家鄉的葛根、蜂蜜、臘肉等土產。
劉濤信心滿滿表示,互聯網加農業,大有前途,而正是他的優勢。
本月初,山東菏澤市副市長張毓華辭職投身商場,轉往深圳一家保險公司工作。
相較劉濤辭官務農,官更大的張毓華棄政從商,更飽受質疑,甚且要求認真執行「旋轉門」條款,避免藉著身分轉換,利用官場人脈關係進行政商勾結。
對於官員辭職下海,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基本態度很清楚、明確,即:從政為官與從商發財兩者之間,並不相容。
習近平認為「當官就不要想發財,想發財就不要去做官」;他說這是一種雙向選擇,即政府對幹部的選擇和幹部對事業的選擇。
巧合的是,提及個人身分轉換,劉濤表示就是一種職業選擇,因為農民是最自由的職業,而他有興趣也有能力去做。
當前北京中央正在大力宣導,公務員要「能上能下、能進能出」,而劉濤的職業選擇說法,剛好呼應了習近平的觀點,因而登上中央、地方媒體,視為正能量,廣為宣傳。
畢竟辭官下海者眾,而辭職務農的例子很少,劉濤因而推上台前,成了媒體新寵。
韓劍華(台北市/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