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台 大陸篇 農村缺人 辭官下海務農 拚前途

韓劍華(台北市/資深媒體人) |2015.06.30
785觀看次
字級

大陸又見官員辭職下海。

北京大學畢業、出身農村的劉濤,三十一歲就當上湖南省臨澧縣副縣長,是七位副縣長年紀最輕者。

頂著高學歷、最年輕,仕途看好之際,劉濤卻毅然拋下各方欣羨鐵飯碗,回到湘西山區老家種紅心獼猴桃(即奇異果)。

湖南日報上月刊出副縣長辭官下海新聞,旋即引起熱議,外界很好奇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年輕副縣長揮別仕途、回鄉務農?央媒新華網日前還特別對他進行專訪,讓男主角親自解答。

拿到新公司執照那一刻,劉濤笑說自己終於當上一把手了。針對有人指其係因官場「水土不服」才萌生退意,拿到公務員二等功獎章的劉濤,自認幹得不錯,仕途前景光明;只不過他認為國家不缺公務員,農村太缺人才,如等到退休再去做,農村就沒人了。

當地官場原以為劉濤捨得副縣長大位,一定是轉到某上市公司拿高薪去了,沒料到他竟然返鄉成立第一個紅心獼猴桃種植基地。

獼猴桃結果要三年,盛果期等更久,之前他就先開設網路商店,透過網路平台販售家鄉的葛根、蜂蜜、臘肉等土產。

劉濤信心滿滿表示,互聯網加農業,大有前途,而正是他的優勢。

本月初,山東菏澤市副市長張毓華辭職投身商場,轉往深圳一家保險公司工作。

相較劉濤辭官務農,官更大的張毓華棄政從商,更飽受質疑,甚且要求認真執行「旋轉門」條款,避免藉著身分轉換,利用官場人脈關係進行政商勾結。

對於官員辭職下海,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基本態度很清楚、明確,即:從政為官與從商發財兩者之間,並不相容。

習近平認為「當官就不要想發財,想發財就不要去做官」;他說這是一種雙向選擇,即政府對幹部的選擇和幹部對事業的選擇。

巧合的是,提及個人身分轉換,劉濤表示就是一種職業選擇,因為農民是最自由的職業,而他有興趣也有能力去做。

當前北京中央正在大力宣導,公務員要「能上能下、能進能出」,而劉濤的職業選擇說法,剛好呼應了習近平的觀點,因而登上中央、地方媒體,視為正能量,廣為宣傳。

畢竟辭官下海者眾,而辭職務農的例子很少,劉濤因而推上台前,成了媒體新寵。

韓劍華(台北市/資深媒體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