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長期關注燒燙傷患者重建的陽光基金會表示,由於這次受傷者大多是學生、年輕族群,家屬不應在此時責怪孩子「愛玩」之類的話語,當孩子沮喪、懊惱時,應告訴對方「這是意外,不是你的錯!」並鼓勵其勇於表達情緒。
陽光基金會表示,遭受嚴重燒傷後,會出現驚嚇、睡眠不安穩、夢靨等精神症狀,通常只是短暫現象,一段時間後會好轉,必要時,可請精神科醫師協助。此外,若傷者看到身體受傷部位變形、行動變得不便,可能感到悲傷或憤怒,甚至拒絕配合治療或復健。若一直深陷憂鬱情緒,可商請社工師、心理師協助。
此外,燒傷治療須歷經清創、植皮等手術,會帶來極大痛楚,最惱人的痛與癢,更是如影隨形,傷者情緒也會受影響,變得易怒、鬱悶。陽光基金會建議,可在不舒服時,尋找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或學習放鬆技巧,以緩解不適。
陽光基金會執行長舒靜嫻表示,突發事件的傷害會讓人失去自信、無所適從,親友除了用話語安撫,也要尊重當事人不同的需要,給予適當陪伴,包含:想要誰陪伴,或是下一餐想吃什麼,透過小細節重新建立當事人對生活的掌控感。
舒靜嫻說,鼓勵當事人表達情緒,可用哭的、說的,要給予空間抒發情緒與壓力,也要同理當事人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