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蒜味是土生土長的台味,哪知它是西漢張騫通西域時,和番石榴、胡桃、葡萄、苜蓿……等一起帶回來的外來品種,至今完全深入我們的飲食文化脊髓裡。圖/花生娘
文與圖/花生娘
原以為蒜味是土生土長的台味,哪知它是西漢張騫通西域時,和番石榴、胡桃、葡萄、苜蓿……等一起帶回來的外來品種,至今完全深入我們的飲食文化脊髓裡。
蒜頭,食其地下鱗莖,鱗莖內又有小鱗莖,剝出來就是蒜瓣,長出來的青苗,稱為蒜苗或青蒜,花柄稱為蒜薹,皆可食用。
這陣子蒜頭盛產,市場的蒜頭堆成一座小山,便宜販售,我看見鄰居也買了一些紫皮蒜頭曬在小竹篩裡,說是這個季節的蒜頭不會發芽,可以多買一些存放。這讓我想起兒時的婦女們,忙完洗衣、買菜等晨忙,就用鋁盆端出地瓜葉、菜豆……大家坐在樹蔭下,一面挑絲撿菜,分享做菜心得,當日的各家菜色也多能描繪想像了。聊聊家常之際,日頭漸移,樹蔭範圍也縮小,再也無處遮蔭,就端起挑整好的青蔬,各自做午餐去。
以往,圍繞著食材的人情比如今熱絡,現在的婦女在社群媒體上交換情報,效率確實更好,溫度也不減,但樹下的清涼卻顯得寂寥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