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綁粽技術來自外婆多年教導,技術好,速度快。自從外婆往生,母親便喜歡和我一起綁粽子,雖然每年都喊累不想綁了,但每次都禁不起我的請託,因為我這在外飄泊多年的女兒,只能透過一起綁粽子的相聚,在母親身邊撒嬌話家常。繪圖/洪昭賢
文/柯宜汝
母親的綁粽技術來自外婆多年教導,技術好,速度快。自從外婆往生,母親便喜歡和我一起綁粽子,雖然每年都喊累不想綁了,但每次都禁不起我的請託,因為我這在外飄泊多年的女兒,只能透過一起綁粽子的相聚,在母親身邊撒嬌話家常。
過去採買粽子材料都由母親一手包辦,今年母親要我早起陪她到市場採買所有材料,從買糯米開始,才發現這真是一門學問哩 !要用圓糯米還是長糯米?母親說買長糯米,因為她包的是中部粽,粽子口感介於北部與南部之間,吃起來不軟不硬,採先煮後蒸方式,所以就要選用長糯米才不會煮得太爛。
一斤米約可包十個粽子,買十斤米可包一百個粽子,需要兩百片粽葉,每捆粽葉四十片,因此要買……我在心裡計算了半天,母親卻算都不算,直接告訴店家:「買五包粽葉。」呦,小學都沒畢業的母親,心算居然比大學畢業、在職場做採購多年的我還厲害。
接下來是買香菇、花生、蘿蔔乾、五香粉、胡椒粉、花生油、栗子、麻竹筍、紅蔥頭、五花肉與里肌肉等。今年所有材料都漲價了,算一算一顆肉粽成本超過五十元,我建議母親多包素粽,少包肉粽,健康又節省成本。
回家後,將所有材料分門別類整理好:紅蔥頭去頭去尾,並剝除最外層的皮膜;糯米泡水一小時,花生與栗子泡水四小時後再以水煮熟;麻竹筍去殼切大片,以水煮熟後切成小丁備用,筍汁留下來當高湯;蘿蔔乾泡水去鹽分及雜質;五花肉及里肌肉切塊,用蔥薑蒜醬油浸泡入味……
所有材料準備好,都已接近中午,趁著中午太陽高照時,立即清洗粽葉,並將兩百片棕葉曬乾殺菌。
準備工作完成後,接下來就進入炒糯米程序。先用花生油將已剁碎的紅蔥頭爆香,放入已浸泡一小時的糯米一起拌炒,炒到半熟後加入五香粉及胡椒粉,十斤糯米分五次炒完。
炒完糯米,接著炒餡料,我負責炒蔬食粽的餡料:先用花生油將紅蔥頭爆香,加入浸泡過的乾香菇片,拌炒到出味,而後依序放入竹筍、蘿蔔乾、花生、栗子拌炒至熟,加點五香粉及胡椒粉,並用醬油使其入味,再加入竹筍高湯稀釋醬油鹹味,完全翻炒至熟即可盛起。
母親負責炒肉粽的餡料,步驟與蔬食粽相同,只是餡料多了蝦米、干貝及五花肉。
所有的餡料都炒好,才開始包粽子。我將米分兩鍋,餡料也分為肉粽與蔬食粽兩鍋,與母親分開作業。先將兩片粽葉一頭一尾疊在一起,捲成漏斗狀,盛一匙糯米放在粽葉底部,舀一杓餡料放在糯米上方,最後舀一湯匙糯米放在餡料上方;將粽葉包覆住餡料,用粽繩將粽子綁兩圈後,打個活結,就完成包粽了。
粽子綁好後,放入已開的熱水中煮三十分鐘,再放到蒸籠內蒸三十分,即告完成。蒸好的粽子吊掛風乾,等完全冷卻後才能放入冰箱冷凍。
勞而不苦了一整天,我已飢腸轆轆。小心翼翼剝開母女今年合作的第一粒粽子,我遞給母親:「媽,來,您先嘗嘗看吧!」
本文由「台北市婦女閱讀寫作協會」提供 http://mypaper.pchome.com.tw/melodywang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