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露天焚燒稻草,取締有難度,至今尚未開出罰單。圖/郭宣彣翻攝
【本報彰化訊】最近是稻米收割期,尤其在南彰化有不少農民露天焚燒稻草,影響空氣品質和行車視線,但環保局至今尚未開出罰單,環保局空氣品質科科長劉子芸解釋,往往環保局接獲通報後趕至現場,燒稻草的農民已離去,要取締實在有難度。
劉子芸表示,彰化縣為農業大縣,部分農民為讓農作物有更好的賣相,多少會使用農藥,殘留部分農藥在稻梗上,一旦燃燒稻梗,等同燃燒農藥容易產生戴奧辛,燒完後產生的小塵粒萬一吸入,會引起肺部病變。
劉子芸說,環保局透過鄉鎮農會宣導禁燒稻草,也加強派稽查員巡查,但若要開罰必須當場取締,舉證困難,五年共開罰燃燒案共六十四件,開罰金額從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若民眾有發現可以幫忙拍照蒐證,提供給環保局進行取締,一同維護空氣品質。
分解稻梗為有機肥 取代焚燒
彰化縣環保局推行利用腐化菌,能直接分解稻梗作為有機肥料,取代每年燒稻草造成空氣汙染,劉子芸說,已有愈來愈多農民改變方式,不燒稻草改以使用分解菌,四年來推行至今,從原本僅有四百零七點四公頃增至二千公頃農地使用分解菌,降低空氣汙染,也能提升稻米產量,達到雙贏。
劉子芸說,環保局鼓勵農民切碎稻草就地掩埋,就得將稻梗切碎至三寸以下,每分地需多花一千元,農民過去都捨不得花,但現在農民環保概念提高,大家肯花這筆錢。
「分解菌可改善土壤品質,可增加稻米產量」二林農會稻米產銷班班長洪秀霞說,利用腐化竣能直接分解稻梗做為有機肥料,五至十天就可分解稻草,增加農田的有機土壤,稻米的產量也提升百分之五至八,成效很不錯。
不過她表示,一包腐化菌要價三百元,政府補助八十元,若真要推廣希望能增加補助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