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麥當勞幫助遠地就醫兒童,去年十一月一日首度舉辦「二○一四麥當勞紅襪路跑」。圖/陳立凱
【本報綜合報導】根據《商業周刊》報導,全球最大的連鎖餐廳麥當勞,決定撤守台灣,將在台的三百五十間直營店讓售,經營權轉手他人。
本月十二日,大中華區的總裁曾啟山專程來台灣舉行「小鎮會議」(Town Hall),會上宣布台灣日後將採取「發展式特許經營」,也就是要裁撤已在台投資長達三十一年的子公司,轉由投資方主導。台灣麥當勞的公關經理陶令瑜也證實此事,不過尚無確切的時間表。另有消息指出,最快在年底就將轉賣財團。
依過去企業間的收購慣例,通常是已有口袋名單才會對外宣布。對於員工詢問「新老闆是統一集團嗎?」麥當勞僅表示不是同為餐飲業的競爭者,但也不排除是台灣以外的財團,語帶保留。
其實麥當勞棄守台灣似是有跡可循,台灣曾是全球麥當勞前十大獲利市場,如今已從高成長市場名單中剔除,今年三月初,二○一四年分紅金額更只有零。
而且,在美國的麥當勞總部日前也首見縮減在美分店數,銷售數字也日漸疲弱。因此,新上任的執行長決議在未來三年裡,要將全球加盟餐廳比率提高至九成,台灣首當其衝。
經濟部:外商投資環境評估沒有變差
經濟部強調,應該是麥當勞希望提高全球品牌授權比率,這是餐飲業的特性,外商對台灣投資環境評估沒有變差。
不過,對麥當勞突然傳出退出台灣,負責對外招商的經濟部仍相當在意,投資處長連玉蘋說,已經密切連繫麥當勞方面了解狀況,但她強調,根據經濟部資訊,麥當勞公司營運目標很清楚。
連玉蘋認為,對已經是全球知名品牌的麥當勞而言,台灣是成熟市場,改採授權經營可以取得好價格,未來麥當勞在九成比例授權經營後,可以專注研發創新等核心事業,這是麥當勞公司的經營策略,並不是台灣經營環境變差。
針對媒體報導 台灣麥當勞發表聲明
麥當勞表示,總公司在上個月提出全球振興計畫的初步步驟,透過引領產業的加盟系統、優秀的員工及供應商,進行更有效率的商業模式。
在台灣尋求適當的授權發展夥伴,理想的候選人必需具備高度的經營能力,並充分了解台灣市場。
在此遴選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候選人必須對麥當勞品牌深入了解,並具有相同的價值及遠見。
麥當勞強調,不會撤出台灣市場,對於高規格食品安全的重視,也不會因為轉型為授權發展商而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