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我很幸運獲得科技部前身的國科會經費補助,到美國擔任訪問學者一年。在國外的日子,充實而新鮮,同行的先生、女兒和我都愛上了美國生活。
唯一牽掛的是,年邁的媽媽似乎身體愈來愈不好,但電話中她總是叫我不要擔心。
回到台灣後,我沒有馬上回新竹老家看望八十多歲的父母,因為一群好友,早已相約一起到東部出遊,也算為我接風。我只打了一通電話報平安,媽媽直說平安回來就好。
回新竹已是一個星期後,媽媽坐在客廳的長凳,不停在往門口望,盼著我回家。
媽媽一看到我,就笑得好開心,把我抱得緊緊的,好像怕我又要離開。
我的確沒有在媽媽身邊停留太久,就回到台中開始我忙碌的生活。我答應了一位教授的邀請,埋首撰寫教科書,我總想著等這本書寫完了,我再多回家住幾天陪媽媽。
事情卻似乎永遠忙不完,寫完書開始忙備課、研究計畫、練瑜伽、忙著幫女兒安排學校,就是沒有回去陪媽媽。
沒想到,三個月後媽媽就因心臟衰竭辭世。我才知道「子欲養而親不待」是多麼痛的領悟。
爸爸後來告訴我,我出國的那一年,媽媽的身體狀況很差,她擔心無法撐到我回國,她不斷的祈求菩薩,讓她看到我平安的回來。
親愛的媽媽,對不起,請原諒我!您在台灣苦苦盼望,我卻在國外日日歡樂。好不容易回國,卻沒有好好陪您。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會常陪在您身邊,好好傾聽您內心的苦,每天緊緊的抱著您,對您說:「歐卡桑,我愛您!」
劉秀丹(台中市/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