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報告 作土水砌磚牆

 |2015.06.23
1553觀看次
字級
高雄大學有一門課的期末報告是親手砌一道磚牆,學習設計建材材質與結構,學生昨頂著毒辣太陽,體驗「作土水」。圖/蔡容喬

【本報高雄訊】高雄大學有一門「低碳居住環境永續與再生設計」課群,修課學生不但要回收舊報紙製作「紙磚」,還須調配攪拌水泥、搬磚砌牆,藉此學習設計建材材質與結構;學期終了,他們的期末作業就是「砌一道磚牆」,在毒辣太陽下拌水泥、抹漿砌磚,每個人被曬得又累又熱,但完成後的成就感,寫滿臉上。

這門課是由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合開,內容包括:台灣建築史、房屋結構設計、低碳居住環境數化設計特論、低碳居住環境永續技術等。

授課教師之一的創建系助理教授廖硃岑表示,這門課傳達的是居住環境永續與再生的觀念,希望學生了解如何善待台灣老舊建築,運用輕量、回收材料重新隔間、減少破壞。

為了完成這項特殊的期末報告,學生們頭一回體驗「作土水」,他們拿起工具熟練攪拌水泥、抹漿砌磚,連笨重的工地單輪推車也駕馭自如。施作過程中,有的組調製的水泥砂漿比例過稀,無法緊密黏著;還有紙磚因熱漲冷縮不平整,造成牆面縫隙過大、歪斜,都要動腦筋一一克服。

以紙磚製作為例,得先將報紙浸泡在水桶數天,完全軟化成紙漿後,再混合水泥灌進自製模板,雖然過程繁複,但免去高溫窯燒步驟,也會摻入寶特瓶、竹子、玉米穗、稻殼等,達到環保、隔熱、增加韌性、減輕重量等不同目的,甚至有四種不同規格,讓牆面造型更有變化。

廖硃岑表示,實際工作場域的建築師,不只要畫出專業漂亮的設計圖,也要與客戶或結構、水電相關技師溝通整合意見,因此修課學生一定要走出教室實作,分組設計牆面造型、紙磚尺寸及填充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