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語教堂是聾人教友撫慰心靈的場所,他們高舉雙手比畫聖歌。圖/蘇郁涵
【本報高雄訊】高雄市左營區有座「手語教堂」,每周日都有三十多位聾人基督教友前往作「無聲禮拜」,儘管他們所處的教堂沒有聖歌繚繞,但是他們虔誠的心和一般人一樣,以宗教保有一顆良善的心,讓心靈獲得慰藉。
這座手語教堂是由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第一位手語傳教牧師羅珮文募款設立,教堂落成後五年間,它成為南部地區三十多位聾人基督教友,尋求心靈寄託的重要場所。
昨天一早,來自台南、屏東的聽障教友陸續抵達左營教堂,一看到其他教友,就像是好友,大家嘴角上揚,藉著手語招呼「一起去做禮拜吧」。
聽障教友聚集的教堂裡頭,沒有交談的聲音,他們藉著眼神交會溝通,到了唱聖歌時間,大家高舉雙手「比畫」詩歌,和上帝近距離接觸,大家的心因此溫暖、不再孤單。
「沒有手語教堂,我可能會怨天尤人,日子過得一團糟。」基督教友謝曼利和同是聽障的丈夫鍾吉春,一起到教會做禮拜。談到上帝,她的眼神充滿感激。她說,會失聰是因為小時候發高燒的關係,「還好家人都是基督教友,得知手語教堂的存在,宗教的力量使我更堅強」。
七十三歲的屏東市民潘救馥,昨天與哥哥、妻子一起到手語教堂作禮拜。他說,他們家人打從出生就聽不到,一直處在「看得見卻聽不到」的環境中,也曾怨天尤人,不過接觸基督教後,深感「上帝為我們關一扇窗,必會開啟另一扇窗」,使他們樂觀向上。
「聾啞人士也有語言隔閡情形。」羅珮文說,老一輩的聽障者都用手語溝通,年輕的則學「唇語」,她為了讓所有聾人都能接觸基督教,採取「手、唇語並用」方式傳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