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肩膀-邰肇玫病中日記」紀錄片昨天發表,紀錄片女主角邰肇玫現身陳述心情。
圖/邱德祥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癌症希望基金會去年策畫拍攝「藍色肩膀-邰肇玫病中日記」紀錄片,透過民歌手邰肇玫三百六十五天抗癌身影全紀錄,告訴癌友,癌症非絕症,只要善用資源、積極治療,「第二人生」不是夢!
邰肇玫去年二月頭暈、手麻,以為是更年期症狀,因連續四個月不正常出血,排出手掌般大小的血塊,到醫院檢查,發現子宮內膜癌第二期。
從事癌症關懷義工多年的邰肇玫,從未想過自己會得到「癌症」。她歷經手術、治療掉髮、體弱、紅血球數不足,隨時有休克危險,一度因白血球數過低無法治療到疑似可能復發,影片跟隨邰肇玫的腳步,不僅捕捉她內心的忐忑,也詳實紀錄她因病堅強與坦然的過程。
生性樂觀的邰肇玫,為了不讓家人與朋友擔心,她選擇積極治療,很快地調適心情坦然接受,化療初期理了光頭,學習與無髮的自己相處,治療時積極參與病友團體課程,和病友分享頭巾、帽子穿戴經驗,並把握當下,不放棄任何與家人相處的機會。
除隻身前往美參加女兒的畢業典禮,邰肇玫更將生病的心情,化作音符,創作「藍色肩膀」一曲,在得知癌症希望基金會拍攝紀錄片的計畫後,欣然接受邀請,坦然將自己面對癌症的忐忑、不安、接受、適應的過程,以「零距離」的拍攝角度,分享正在與癌奮戰的病友。
邰肇玫期望成為大家抗癌過程的「藍色肩膀」,給癌友心靈上堅強依靠。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醫師說,據統計,台灣每五分二十六秒就有一人罹癌,每年逾四十七萬人正在面對癌症挑戰,癌症一直為大眾關注及討論的焦點。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癌友的需求已非僅限醫療,他強調除醫療技術精進,更須重視癌友的心理需求。「藍色肩膀-邰肇玫病中日記」即日起巡迴全台,歡迎癌友及家屬一起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