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數位學伴2.0」計畫,前天舉辦大小學伴相見歡活動,學生上台分享心情故事。圖/教育部提供
【本報台北訊】教育部資科司表示,為提升偏鄉弱勢小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能力,教育部多年前開辦「數位學伴計畫」,培訓大學生當弱勢生的免費線上家教,每周兩天在課後時段,利用學校電腦視訊連線,教小學生功課,同時幫他們解答生活疑難,陪他們成長。
資科司指出,數位學伴計畫幫助三類學童,一是學生能力不錯,但欠缺資源的偏鄉生;二是缺乏家人陪伴、來自弱勢家庭的孩子,除了課輔,也可向大學伴分享心事;三是一般學習弱勢生,因程度落後太多,往往無心上課,透過數位學伴幫他們從頭補救。
教育部今年將數位學伴計畫擴展到「2.0」版,結合民間資源開展新的教學方式,例如中華電信贊助蘭嶼高中、馬祖高中等十一個單位進行一對一線上伴讀,把服務觸角延伸到離島高中生;元大文教基金會贊助新北市五股天主堂、基隆市聖心高中及宜蘭兩位罕疾學童線上學習與陪伴,並以助學金鼓勵孩子繼續升學。
為號召更多義工參與,教育部與中華電信前天在輔仁大學舉辦大小數位學伴相見歡活動,與會大學生也分享不少感人的故事。
以輔大學生「奕賢」為例,他的小學伴來自屏東原住民部落,由於父母都在外打工,平時由教會照顧生活起居,讀到小學快畢業,還沒離開過屏東。
奕賢規畫兩人十天的環島旅行,當成小學伴的畢業禮物,旅費由他打工籌措,以感恩、知足、內省為主題,透過密集的相處和深度溝通,建立小學伴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