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數以百萬計的搭機旅客可能不久後得更換新的隨身行李箱。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九日公布新準則,建議縮小隨身行李尺寸,以便機艙內行李架有充分空間。
IATA建議的隨身行李尺寸為高二十一點四吋、寬十三點五吋、深七點五吋,比目前許多航空公司規定的最大尺寸要小。例如美國航空、達美航空和聯合航空目前規定的最大尺寸是高二十二吋、寬十四吋、深九吋。
美聯社報導,有八家國際航空公司即將採行此準則,包括中國國際航空(Air China)、中國南方航空(China Southern)、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哥倫比亞航空(Avianca)、巴西阿蘇爾航空(Azul)、阿聯酋航空(Emirates)、德國漢莎航空(Lufthansa)和卡達航空(Qatar)。
該準則雖無約束性,如何執行也混沌不明,各家航空公司也會有不同規定,但很可能未來許多搭機旅客將被迫託運隨身行李,通常一件行李託運費為二十五美元(約新台幣七百五十元)。
IATA說表示,各航空公司若遵循此準則,在一百二十人座以上的班機上,「每位乘客都有空間把隨身行李存放在行李架上」。目前,最後登機的二十名左右乘客,因機艙行李架已被塞滿,常被迫託運隨身行李。
目前沒有任何美國的航空公司採用新準則,但預料很快就會跟進。這項縮小隨身行李建議九日在佛羅里達州邁阿密舉行的全球航空公司執行長的會議中首度公開。
附有「符合機艙規定」(Cabin OK)標籤的行李箱,預料將於今年底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