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地球愈來愈熱,全球頂尖科學家月初提出報告,把造成暖化現象的矛頭指向人類,且九成和使用石化燃料有關。在溫室效應威脅下,各類乾淨能源和再生能源再成焦點,不少國家領袖也身體力行過環保生活。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資料,二○○四年全球主要能源需求只有百分之十三點二來自再生能源,多國政府都已開始鼓勵使用風力、水力、生質燃料、地熱、太陽能或潮汐等輔助能源。
美國總統布希雖然拒絕簽署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為目標的「京都議定書」,但他在德州的農場二○○一年安裝了蓄水環保系統,把空調系統的水導入地下,水溫維持攝氏十九度,大幅減少耗電。
布希做環保比前副總統高爾還慢一步,高爾在副總統官邸早就裝了類似系統。這套系統還會收集浴室、廁所和廚房的廢水,和雨水一樣輸入地下淨水池,用來灌溉澆花,家庭用水則來自水井。
英國首相府最直接的做法是把調溫器調低攝氏一度,所有照明全部改用省電燈泡,並由再生能源供應商提供電力,辦公室勵行紙張、空瓶罐、燈泡、印表機墨水盒和電池等回收。
除了政府建築物減少廢氣排放,布萊爾和英國官員都響應「碳足跡」運動,透過植樹及投資使用再生能源等,抵消自己造成的廢氣排放。
德國總理梅克爾節源也有一套,她平常絕不會讓電視開著沒人看,自用轎車是小型福斯Golf。義大利代理總理普羅迪更徹底,雖有公務車和司機,但經常自己騎自行車,往返羅馬和義大利北部的家鄉時則搭乘火車。
一向熱心環保的印度總統卡拉姆不僅在總統府裝置太陽能冰箱,並將進一步讓官邸全面使用太陽能。他希望以總統府的做法提醒民眾,在設計房屋時盡量利用空氣、光線等大自然提供的健康元素。
歐洲再生能源委員會和綠色和平組織樂觀認為,二○五○年時全球能源將有一半是再生能源,但要達到這個目標,各國政府和領導人還得再加把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