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茱莉雅整理
從小在美國長大的戴維思老師,如今雖然被稱為「學習大師」,不到三十分鐘中可以記憶兩、三百件新事物,但他坦誠,初中以前他其實是個成績不佳、缺乏自信的冏男孩。
上了高中之後,藉由一次擔任自然科學博物館志願服務解說工作,他開始大量轉動腦筋,結果竟意外開展對新事物的興趣,腦筋愈來愈開竅,就像鍛練身體肌肉般,頭腦也透過「鍛鍊」而智慧大開。
戴維思曾在網路上看過一個超勵志的故事,主角Daniel Kish從小失明,眼球不得不挖除並裝上玻璃珠義眼,但父母對他的教育方式,卻抱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觀念,把他當成正常的孩子教養,要他從小騎腳踏車上下學,並學溜直排輪,自己烹煮食物,自己去森林散步或爬大山……
一般人聽到這裡,早就嚇得臉色發白,緊張地問說:「萬一他騎車時跌倒了怎麼辦?萬一他被車撞了怎麼辦?」Kish夫婦的答案是:「跌倒了就爬起來繼續騎,下次他就知道如何不跌倒了。」結果似乎確實如此。
Daniel Kish如今快五十歲了,不但騎車來去自如,而且懂得善用聽覺,比一般看到車子才閃躲的正常人,他會更早轉彎避開車子。在其他生活方面,他也行動自如,甚至帶領盲人騎登山車去旅行,不仔細觀察,根本感覺不出他是盲人。
這個例子佐證戴維思大力提倡的「頭腦體操」概念,深信人體器官組織只要加以鍛鍊,就有機會讓能力變強,所以,戴維思在本周及下周,將在本專欄提供數個頭腦體操的鍛鍊方式,幫助頭腦變壯壯。
方法之一是視覺追蹤。方法之一是以遙控飛機或不定時定點出現的飛盤,進行眼球視覺追蹤;方法之二是在學習某些課本上的知識時,不要從頭背到尾,而是先快速瀏覽全文,接著以一樣快速的方式瀏覽五、六遍,讓每一次都看到不一樣的重點,增加眼球追蹤線索的能力。至於其二和其三的鍛鍊方法,請待下周見分曉。
※今天上午7:20~7:30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教育行動家」同步刊播「LQ大聯盟」相關訪談,收聽頻率FM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