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為了讓外籍配偶的母語文化能夠傳承,於是推動「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計畫」,補助國中小開設越南語班、東南亞繪本閱讀班,希望透過多元文化的概念,讓國人見識到新移民女性的文化之美。
我認為這項政策,不僅有助於增進台灣文化的豐富性,也可累積台灣發展的「軟實力」。
台灣是一個海島型的社會,海島型社會特性在於擁有更大的文化包容性。現在大約每十位「台灣之子」中,就有一位是由新移民女性所育的孩子,過去台灣社會輕忽這些新移民女性的母國文化,連帶也讓這些「新台灣之子」不願正視自己母親的語言與文化。但隨著台灣社會的變遷,我們對於不同的文化逐漸包容,東南亞的飲食(越南小吃)、風俗(潑水節)與休閒(按摩養生)等,都逐漸變成台灣文化的一環,讓台灣社會更多采多姿。
近年來,東南亞國家經濟蓬勃發展,台灣與東南亞之間的貿易往來也更密切,但過去台灣熟悉東南亞的人才並不足夠;現在透過政府力量進行扶植,讓新台灣之子學會母語,意味著他們多了一項能力,也讓台灣擁有比其他國家更強的競爭力。
廖經庭(桃園縣/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