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鼓動國人購買在地栽種的農產品,改善農民生活,尤其各種蔬果盛產期間,避免滯銷或賤價傷農。
農村人力短缺,種植成長過程或可自行調整時間。
但每屆盛產期,因蔬果需在適當成熟度採收,具有時效性,人力更顯困窘,倘來不及採收,甚至只能任其掉落或腐爛,造成資源浪費。
既然這是存在已久的老問題,各地農會、農民團體、義工團體有必要透過關愛互助的模式,於農產採收期,動員義工幫忙,加速產銷功能,讓農民心安。
農會或受惠的農民,則可基於感恩和回饋社會的同理心,適度捐助慈善或義工團體,喚起更多力量,加入協助農民的行列,創造良善循環的福氣現象。
心晴(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