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大陸與南韓昨天簽署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南韓表示,南韓的GDP,未來十年將可因為中韓FTA增加一個百分點,消費者受惠規模將達一百四十六億美元,還將新增五點三萬多個就業機會。
但事實上,中國對南韓的四大產業開放程度不如預期,像是面板業要到第十年才零關稅,石化產業包括南韓出口到中國的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以及聚苯乙烯(PS)關稅下降的幅度不大,降稅時程也拉長;敏感項目像是汽車跟稻米根本沒有開放。經濟部次長卓士昭說,看起來,台灣可以鬆口氣,「壓力稍微解除。」
洪奇昌籲速展貨貿談判
海基會前董事長洪奇昌則呼籲民主進步黨不要杯葛服貿和貨貿協議,政府則要盡速展開貨貿談判,他期望今年底前就能完成。
洪奇昌受訪表示,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對台灣沒有立即衝擊,但台韓出口產品同質性很高,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他舉例,目前台灣輸往大陸的電子產品已經是零關稅不受影響,但南韓輸陸的石化、機械、汽車零組件的稅率會比台灣還低。
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則提醒,關鍵看點是大陸。「這是一扇展示櫥窗,展現中國有簽訂高標準與成熟FTA的能力,」
李淳認為,中韓FTA除了有聯韓制日的效果,對兩岸貿易協定延宕的台灣造成壓力。
這個華麗演出最重要的觀眾是美國和歐盟,那些懷疑中國有高度自由化決心的國家與經濟體。中國預期這個演出得到的,不只是掌聲,還可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拉攏同盟。相較於中國過去簽訂的雙邊FTA,中韓FTA內容牽涉環境、電信、金融、電子商務、物聯網、影視產業合資合拍以及政府採購合作、投資自由化等議題,李淳說,「(中國)以前的FTA都沒有,這次高度成熟化。」
澎湃新聞報導,大陸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中國對外貿易研究部副主任金柏松說,中韓FTA簽署後,南韓企業將加速投資大陸,威海、青島、天津等與南韓經貿關係較密切的區域有望較快受益。
但對一般民眾而言,化妝品等熱門商品卻不在立即免稅項目。根據南韓先前公布的中韓FTA韓文版意見徵求稿,大陸承諾對韓系化妝品減免稅的項目僅十四項,且不含眼唇類化妝品。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王金波向新浪網「新聞極客」專欄表示,對大陸來說,韓系時尚產品降價,已是中韓FTA簽署後最快顯現的效果。
陸面板等產業成本將壓低
談到長遠效果,王金波指出,隨著大陸從南韓進口液晶面板、鋰電池等零組件和原材料的成本降低,整個下游產業鏈成本將壓低。
中韓FTA也涵蓋服務貿易。王金波提到,旅遊業開放是全球的趨勢,目前南韓對大陸遊客只開放在濟州島免簽證,未來陸客赴韓旅遊限制應會愈來愈少,旅遊價格會隨市場競爭降低。
王金波說,中韓FTA也會對娛樂業產生影響。現今韓劇熱播後,當紅韓星都會受邀到大陸與粉絲見面,未來隨演員流動與產業合作加速,韓流將更快席捲大陸,粉絲追星也會更方便。
韓中自貿協定洽簽過程
2004/09 韓中經貿部長在「東協加三」財長會議上同意聯合研究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
2010/05/28 經雙方產官學界五年研究,韓中經貿部長簽署完成FTA共同研究的諒解備忘錄。
2010/09/28 韓中在北京召開自貿協定第一次工作會議。
2012/01/09 時任南韓總統李明博和時任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就啟動FTA談判達成協議。
2014/11/10 南韓總統朴槿惠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宣布FTA談判結束,共經歷十四輪談判。
2015/02/25 韓中草簽FTA,並公開協定英文版。
2015/06/01 韓中正式簽署FTA,送交雙方國會通過後,預料可在年底前實施。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