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左)、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長官尹相直昨天在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簽字。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與南韓昨天正式簽署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中韓FTA生效後二十年內,南韓將取消對來自大陸百分之九十二商品的關稅,大陸則會免除百分之九十一南韓產品的進口關稅。
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尹相直和中國大陸商務部長高虎城昨天在首爾南山君悅酒店,分別在該協定的韓文、中文和英文版本上簽字。只要再經過雙方國會批准等程序,中韓FTA預計今年可生效。
根據協定,南韓對大陸的出口品,有百分之七十一在十年內解除關稅;百分之九十一在二十年內解除。大陸對南韓的出口品,有百分七十九在十年內解除關稅;百分之九十二在二十年內解除。
這項協定涵蓋二十二個領域,包括金融和電子商務;南韓的農產品市場雖有七成對大陸開放,但稻米、牛肉、豬肉、辣椒和烏賊等重要農產品,並未對大陸開放市場;大陸較落後的製造業,例如汽車和面板,也未對南韓開放市場,或延後開放。
這是大陸與外國簽訂自貿協定,首度把金融、電信和電子商務包涵在內。
南韓政府預測,FTA生效後的十年內,國內生產毛額(GDP)可望成長百分之零點九六,消費者受惠將達一百四十六億美元,工作機會新增五點三萬個。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分析,除了關稅利益,FTA將給南韓經濟帶來更多積極影響,例如南韓中小企業將全面進軍大陸市場;時裝、化妝品、生活家電、高級食品等主要消費產品的出口可望全面擴大;和「韓流」相關的南韓品牌產品出口也將進一步擴大。
南韓總統朴槿惠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天互致親筆信,祝賀兩國正式簽署FTA。兩人不約而同地提到,中韓簽署FTA是雙邊關係發展的「里程碑」。朴槿惠昨天並在總統府青瓦台會見高虎城。
對大陸而言,與南韓簽定FTA,政治利益大於經濟利益。一名南韓官員表示,北京正在推動東北亞經濟區,顯然想強化大陸在此區域的領導力,與美國在東北亞勢力抗衡。這名官員說:「大陸透過中韓FTA拉攏南韓,爭取在東北亞的政經領導權。」
中、韓雙方二○一二年五月正式啟動談判,二○一四年十一月FTA實質性談判結束,今年二月二十五日簽署FTA草案,昨正式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