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南海緊張情勢升溫,東南亞各國將海軍和海岸防衛預算列為優先,隨著各國海上實力擴張,爭議水域一旦爆發衝突,情勢恐怕會更加難以控制。
根據IHS公司旗下《詹氏防衛周刊》所述,到了二○二○年,東南亞國家的年度國防支出估計增至五百二十億美元,高於今年的四百二十億美元預估支出。
東南亞十國未來五年預計斥資五百八十億美元取得新型軍事裝備,其中海軍採購占大宗。這些軍備可能大多部署在南海及周邊區域。
中國大陸在南海興建人工島嶼,驚動部分亞洲國家,提高中國大陸海軍和美國空軍之間的緊張。
目前全球每年約有五兆美元海運貿易通過南海水域,中國大陸宣稱擁有南海大部分海域主權,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中華民國和汶萊也宣稱擁有部分和大陸重疊的主權。
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法國廠商合作生產或訂購六艘軍艦,印尼、越南、泰國也和俄羅斯、歐洲廠商洽談採購。
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法國廠商合作生產或訂購六艘軍艦,印尼、越南、泰國也和俄羅斯、歐洲廠商洽談採購潛艇也很熱門,越南已取得三艘俄羅斯製潛艇、另訂購三艘,原有四艘潛艇的新加坡訂購兩艘德國潛艇,印尼也訂購三艘南韓潛艇。可以載運戰車、直升機、部隊並進行搜救任務的兩棲艦也在東南亞國家採購之列。
國際戰略研究所說,東南亞各國爭相擴張海上實力,意味打擊武力的範圍和殺傷力跟著擴大,一旦發生對峙且惡化,可能演成致命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