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翻轉人生 從三好運動開始

記者林汝娟台北報導 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2015.05.21
1832觀看次
字級
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記者林汝娟台北報導】「擁抱小小孩,國家才有大未來。」昨日在公務人力發展中心盛大舉行的「第三屆星雲教育獎暨第四屆三好校園實踐學校」,副總統吳敦義、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總會長趙麗雲及黃榮村、吳清基、楊朝祥、吳思華等多位歷任教育部長出席。

育達商職競技啦啦隊的表演為頒獎典禮揭開序幕。這次共頒發十八位獲星雲教育獎的優良教育人員、五十五個獲選三好校園的實踐學校,現場齊聚近千人見證這場教育盛事。

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代表星雲大師感謝各位評審、委員,並對全國教育工作者致上最大的敬意。

慈惠法師提及,佛光山就是以「教育」起家,星雲大師終其一生心心念念的就是「教育」,在高雄開山時,陸續辦理普門高中、幼稚園等,培育不少傑出人才,如佛陀紀念館長如常法師。慈惠法師說,教育能夠改變一個人,期盼能藉由三好運動的推行,為國家的未來打下良好基礎。

佛光大學校長、星雲教育獎指導委員會主委楊朝祥表示,從事教育工作者,終其一生樹立典範,他更是絞盡腦汁規畫、設計各種課程、活動,帶領學生實踐品德、實現自我,進而帶動社區、社會發展,期望在星雲教育獎及三好校園推動下,讓社會有更多典範教師,。

副總統:大師是終身典範

吳敦義表示,星雲大師身如雲水化育眾生,推動三好運動,推崇人間佛教,以教育世人為終身志業,並創立星雲教育獎,「更應獲得終身典範教育獎」。

吳敦義期望,大家能夠秉持「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三好精神,做有利社會人心的事,說鼓勵向上的好話,存共同做好事的好心,就能達到星雲大師致力推廣的「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五和理念。

教育部長吳思華表示,上任後有機會走訪各地偏鄉學校,發現台灣有許多熱愛教育的老師,讓國民教育能辦得如此優秀,他代表教育部感謝在教育第一線工作的師長及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以實踐「三好」精神,為台灣教育努力。

典範教師 持續獻身教育

星雲教育獎除了獲頒終身教育典範獎的幼兒教育之母王靜珠、餐旅教育之父李福登,還有來自大專校院、高中職、國中小、幼兒園及特教領域的十六位教師榮獲典範教師獎。

獲大專技院組得獎者陳永平表示,看見高齡九十二歲的王靜珠為台灣幼兒教育奉獻的精神,自己二十五年的教職生涯更不能停歇;周敦穗也說,「自己下個目標就是終身教育奉獻獎」。

長期在偏鄉服務的詹永名感謝眾人對偏鄉教育的肯定,在父母從小教導「施比受更有福」的理念下,未來將繼續在偏鄉發光發熱,帶領學生走出另外一片天空。

第四屆「三好校園實踐學校」則有來自全國十五個縣市,包括今年首次增加大專校院中州科技大學、大仁科技大學、南華大學、佛光大學、致理技術學院等五十八所學校獲選,受贈由星雲大師親筆揮毫的「三好校園」匾額。其中十校是連續三年都落實三好運動的典範學校,每校背後都有感動人心的三好故事,主辦單位將匯集這些學校的經驗分享到各縣市,讓更多學生見賢思齊。

得獎公告訊息可參閱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網站http://www.vmhytrust.org.tw/home。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