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英特爾國際科技展覽會,台灣學生共有五件作品獲獎。北一女中學生王琳嘉(左起)、林依萱、建中學生陳韋同、北一女中學生李瓖芸都獲得佳績。圖/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提供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建國中學學生陳韋同運用室內單點定位系統,拿下美國英特爾國際科技展覽會(Intel ISEF)大會一等獎。隨團指導中研院院士林榮耀表示,作品勝在「從沒有人想過」的創意,三點定位已經是「常識」,陳韋同卻突發奇想用單點定位,試驗成功,未來可應用在許多科技,獲得其它國家團隊、評審的賞識。
陳韋同昨天表示,從小就喜歡物理、電腦科學,之前看到TED無人飛行器的演講,無人飛行器使用攝影機定位控制,但仍採傳統的「三點定位」,因此需要很多攝影機,裝設不方便,而且只要遮住一個攝影機就無法定位。他發想出「一點定位」,運用磁場的相位及強度,發展「室內單點定位系統」,透過一個參考點就能得知物體位置。
他說,掃地機器人要撞到牆才會轉彎,也無法針對特定區域清潔,就是因為要三點以上才能定位,假如只要「一點定位」,不僅安裝便利,執行效率也會更好,未來可應用在無人飛行器、機器人、行動穿戴裝置,甚至為火場中的消防隊員提供即時定位,讓他們快速找到出口。
陳韋同說,大約花了八個月時間試驗,每周還到中研院和研究員討論,也會和在新加坡經營停車場系統的父親討論。「實作組裝最困難」他說,有了概念後,為了要試驗成功,每天跑光華商場、到淘寶網站找不同模塊,最後才測試完成,未來他想朝電機科技發展。
每年英特爾國際科學展在匹茲堡勞倫斯會議中心(David L. Lawrence)舉行,有七十八個國家、一千三百件作品參賽。台灣由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率團前往,共有十一名學生、九件作品參加,五件作品獲獎。包括北市建中學生陳韋同奪下內嵌式系統科一等獎,北一女學生李瓖芸獲分子細胞四等獎,北一女王琳嘉及林依萱都獲得化學四等獎。
台灣科學教育館主任林祝里表示,陳韋同這次獲獎,教育部將發二十萬元獎金、審查後保送大學或提供出國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