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對學術研討會可能興趣缺缺,但歐洲台灣研究協會(EATS)值得介紹,因為它和台灣息息相關。
很多國人可能不知道,遠在天邊的歐洲,居然有一群來自世界各角落的學者們,對寶島有著深切的熱情與關心。
歐洲台灣研究協會是二○○四年在蔣經國學術交流基金會的贊助下,於英國成立的,二○一○年在德國正式登記為非營利組織,取得法人的地位。
協會的宗旨是要在歐洲推動台灣學,促進歐洲與台灣學術界的交流,並尋求和全球各地台灣學組織、機構互助合作,共同將台灣研究推廣成一門欣欣向榮的學術領域。
每年在不同歐洲城市舉辦的學術年會,既是協會本身最主要的工作項目,也是在歐洲研究與台灣相關題目的老師及學生們得以齊聚一堂、交換心得的年度盛會。
,台灣學的研究主力仍集中在西歐,其中英國一枝獨秀,但德語系國家(包括德國、奧地利和瑞士)和法國的表現也不遑多讓,然而更讓人驚豔的,毋寧是東歐學界,近年來對台灣民主化所表現出來的支持與嚮往,使台灣研究快速拓展。
二○一三年時,EATS協助捷克的馬薩里克大學在波爾諾舉辦「台灣學夏令營」,錄取了來自全歐三十七位對台灣感到好奇,但所知不多的大學生及碩博生,講授了為期一周有關台灣歷史、文學、電影、政治及社會方面的初級課程。
其中五名學員並進一步參加了同年十二月在台師大舉行的「台灣學冬令營」,到全島實地見習、參訪,並與國內青年學子們互動接觸。
隨著台灣學開始在歐洲遍地開花,協會也不斷在組織、研究與出版等方面尋求突破與創新,例如新開設的青年學者獎、圖書館研究金和碩士論文座談等,主要用意便是在人才培育,期能拔擢歐洲地區新一輩的台灣學研究精英。
此外,協會自二○一三年起開始出版會訊,是跟大英圖書館登記在案的正式刊物,每年出版兩期;自二○一四年起建立臉書網頁,以便跟會員有較直接、即時的聯繫管道。
自二○一五年起,協會並開始蒐羅過去十多年來,曾因年會而出版的各種論文和書籍,企圖建置一個EATS專屬的資料庫,對台灣學下一階段的發展做出更積極的貢獻。
身為歐洲台灣研究協會現任祕書長,我對台灣學在歐洲未來的發展充滿願景,也對會員們無窮的潛力寄予厚望,但回顧協會十二年來,一步一腳印所累積出來的小小成果,又深覺任重而道遠。
蔡明燁(英國/歐洲台灣研究協會祕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