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局的奇美博物館是台灣人「阮的夢」。
圖/奇美
許文龍拿起小提琴演奏,表演完靦腆地向大家說謝謝,非常可愛。 圖/奇美
文/記者李碧華
舊時代的孩童下課後,總溜去漫畫店看四郎真平,把數十億造價博物館捐獻給政府的奇美企業董事長許文龍卻獨樹一幟的往博物館跑,跑了八十年,終於打造出又奇又美,氣勢磅礡的白色宮廷建築,雖予人「複製」的印象,但是,他始終堅持,「我就是吩咐建築師把歐洲宮廷直接搬過來;不管藝術史怎麼定位,就是要看起來美美的。」
DM中文版上也清楚寫著,「一個國家要好,重要的不是財富,不是天然資源,而是要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及文化傳統。我們要留給子孫的不是錢,而是平衡的自然環境以及深厚的文化素養。」用小錢養家活口,用大錢「博」愛社會,既奇又美。
「囝仔時,每天不是在學校,就是在博物館!」已八十八歲高齡的許文龍回憶,放學直奔南門路上的小型免費博物館是最快樂的事,當時看電影要錢,逛博物館卻免費,「對我來說,簡直是天堂,立下長大要開博物館的夢想。如今已蓋成的奇美是屬於大家的博物館,也能永遠存在。」
大手筆的富豪持著一片善心與良知,和博物館纏綿八十年,成為台南新地標,「如果私有,我就算沒有賣,但兒子也會賣,我兒子不賣,我孫子可能會賣,因為人的一生,一定會有某個時間會缺錢用。」這位真正了然於世事的長者因此將文化資產擺到「社會共有」的位子,捐給政府才能永遠保住。
這也是「普渡眾生」的具體實踐,許文龍說,菩薩行走有光,被光芒照到的人,慈心悲願如同光芒般散開,普照所有人身上,內在的善便被開啟,一如創建博物館的心願。
總裁啟示錄
你如果喜歡 請拿去用
許文龍常引用達賴喇嘛的一句話:「你如果喜歡,請拿去用。如果不喜歡,請還給我。」
當佛陀已經八十多歲,知道自己快要過世時,他很想再次看看瓦伊沙利(Vaishali),那裡有很多美麗的寺廟。他和他的親近弟子阿難一起慢慢的走了好幾里路,去看這個城市最後一眼。
一路上,他們練習冥想,保持覺知,和平,不傷害任何事物。這種慢走會發出光芒,創造時間與空間,因此,雖然佛陀已經臨終了,他也不急,他還是有時間享受空氣和陽光,經過的樹,鳥鳴,老朋友阿難的陪伴。
成功可行的第一步
˙列出大膽直言的所有優點。
˙花點時間認識同事,大膽直言時比較不會焦慮。
˙和上司談談你想大膽直言的目標。
˙在說出來之前,先寫下來。
˙和比較熟悉的人練習大膽直言,例如父母、朋友或信賴的同事。
˙決定小目標,訂出日期和實踐的時間。
˙採取小步驟時,會變得更有自信。